转嗔为喜的解释
形容将愤怒的情绪转化为喜悦,强调情绪的转变和调节能力。
出处
1.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徐大军机一看,数目却比别的门生不同,因此方转嗔为喜,解释前嫌。”2.
出自佛教用语,源于佛经中的教义,强调通过修行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情绪。寓意
强调通过积极的态度和沟通,化解负面情绪,促进和谐。
列子
1.
小明原本对弟弟很生气,但看到弟弟认真道歉后,立刻转嗔为喜。2.
比赛中输了球,小华虽然不高兴,但看到队友们努力鼓励自己,他转嗔为喜。3.
妈妈看到孩子把房间弄得一团糟,刚开始很生气,但看到孩子主动收拾,立刻转嗔为喜。4.
同事之间因为误会产生了矛盾,但通过沟通后,他们转嗔为喜。5.
小丽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沮丧,但在朋友的安慰下,她转嗔为喜。转嗔为喜的翻译
德语
Wut in Freude verwandeln
日语
怒りを喜びに変える
法语
transformer la colère en joie
英语
turn anger into joy
转嗔为喜的字意分解
zhuǎn
1:(形声。从车,专声。转运要用车,故从车。本义:转运)。
2:同本义(通过陆路运输)。
3:回还,转动。
4:指情况的变化、改变。
5:转移,辗转。
6:丢弃。
7:迁官转任。
8:掉转;转向。
9:移动;迁徙。
10:离去,离开。
11:摇动;飘荡。
12:避。
13:缠绕。
14:又如:转踅(回旋缠绕)。
15:卖。
16:又如:转物(买卖货物);转肩(一种不正当的买卖。高价赊入,低价卖出);转货(做买卖);转卖(把买进的东西再卖出去)。
17:诵。
18:又如:转经(诵经);转读(诵读佛经)。
19:曲折,盘曲。
20:量词。等于说“次”。古时军功每加一等,则官爵随升一级,叫做一转。
zhuàn
1:旋转;打转。
2:绕过。
3:鸟鸣,蝉鸣。
4:次;回。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xǐ
1:(会意。甲骨文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本义:快乐;高兴)。
2:同本义(乐之见于谈笑曰喜。喜,形于色)。
3:容易。
4:喜爱;爱好。
5:妇女怀孕。
6:喜事。
7:痘疹 。旧俗孩子出痘时,常因惧得天花而讳言之,又以痘既发出便可平安,故用“喜”字代指,以求吉利。
8:姓。

转嗔为喜,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uǎn chēn wèi xǐ)。abac式组合,转嗔为喜意思是:形容将愤怒的情绪转化为喜悦,强调情绪的转变和调节能力。 强调通过积极的态度和沟通,化解负面情绪,促进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