谤书一箧的解释
形容诽谤的书信或文章很多,用来贬低或攻击某人。
出处
1.
《战国策·秦策三》:“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2.
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其中提到有人用一箱子的书信来诽谤他人。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抵制恶意的诽谤,保持内心的坚定。
列子
1.
他收到谤书一箧,感到非常气愤。2.
谤书一箧并不能动摇他对事业的信心。3.
面对谤书一箧,她选择了沉默以对。4.
谤书一箧只是某些人嫉妒的表现。5.
他决定不理会谤书一箧,继续自己的工作。谤书一箧的翻译
德语
eine Kiste mit verleumderischen Briefen
日语
中傷の手紙一箱
法语
une boîte de lettres diffamatoires
英语
a box of defamatory letters
谤书一箧的字意分解
bàng
1:(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2:同本义。
3:诽谤。
4:诅咒。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qiè
1:小箱子,藏物之具。大曰箱,小曰箧。

谤书一箧,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bàng shū yī qiè)。abcd式组合,谤书一箧意思是:形容诽谤的书信或文章很多,用来贬低或攻击某人。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抵制恶意的诽谤,保持内心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