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干就湿 wēi gān jiù shī

abac式
拼音wēi gān jiù shī
注音ㄨㄟㄍㄢˋㄐㄧㄡˋㄕ
繁体煨乾幹就濕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由干变湿
  • 湿润复原
  • 回潮
反义词
  • 由湿变干
  • 干燥加剧
  • 干透
煨干就湿的解释
形容因受热而干燥的物体重新变得湿润。常用于描述天气或环境变化,也比喻某种状态的变化。
出处

1.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三折:“俺两口儿虽不曾十月怀耽,也曾三年乳哺,也曾煨干就湿,咽苦吐甘。”

2.

出自《诗经·小雅·无羊》中的“无羊于牧,彼何人之子,煨干就湿”,原意是指牧羊人在牧场上,羊群因天气变化而湿润。
寓意
提醒人们注意环境变化对物体的影响,强调物体状态的可变性。
列子

1.

经过一夜的雨水,原本干燥的地面变得煨干就湿。

2.

她将晒干的衣物放在浴室,很快就煨干就湿了。

3.

天气预报说今天会下雨,空气中的湿度让木材变得煨干就湿。

4.

经过几天的大雨,原本干裂的土地变得煨干就湿。

5.

放在户外的书籍在下雨天变得煨干就湿。

6.

不想共乳同胞一体分,~母艰辛。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

煨干就湿的翻译
德语
von trocken zu feucht
日语
乾いたものが湿る
法语
de sec à humide
英语
from dry to moist
煨干就湿的字意分解
wēi
1:(形声。从火,畏声。本义:火盆中的火) 同本义。
gā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叉子一类的猎具、武器,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本义:盾牌)。
2:同本义。
3:岸;水畔。
4:江南把山垅之间的地段叫干。故金陵有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
5:捍卫。
6:触犯;冒犯;冲犯;冲。
7:又。
8:立,建立。
9:求,求取。
10:干预;干扰。
11:关涉;牵扯。
12:(形声。从乙(表示向上),倝(gàn)声。①本义:天。②引申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与“湿”相对)。
13:同引申义。
14:枯竭。
15:干亲。谓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而结认的亲戚关系。
16:使干,竭尽。
17:怠慢;使对方难堪。
18:又。
19:加工制成的干食品。
20:徒然,白白地。
21:虚假地,表面地。
22:姓。
gàn
1:(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2:同本义。
3:木名。柘树。
4:主干。
5:引申为本质。
6:胁。
7:效果;用处。
8:地位低下的官吏。
9:做,从事于或忙于做某事,尤指从事某项职业。
10:主管。
11:护卫,遮挡。
12:干练。
13:乱。
14:姓。
jiù
1:(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2:同本义。
3:靠近;走近;趋向。
4:归于。
5:完成;成功。
6:迁就;将就。
7:登上;开始,启。
8:从。
shī
1:(会意兼指事。从水,顯(xiǎn或jìn)声。本义:潮湿)。
2:同本义。
3:迟缓;不通畅。
4:沾湿,淋湿。

煨干就湿,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wēi gān jiù shī)。abac式组合,煨干就湿意思是:形容因受热而干燥的物体重新变得湿润。常用于描述天气或环境变化,也比喻某种状态的变化。 提醒人们注意环境变化对物体的影响,强调物体状态的可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