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缨齐紫 zōu yīng qí zǐ

abcd式
拼音zōu yīng qí zǐ
注音ㄗㄡㄧㄥㄐㄧˋㄗˇ
繁体鄒纓齊紫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 黑白分明
  • 单调乏味
  • 灰暗无光
邹缨齐紫的解释
形容一种非常美丽的色彩组合,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观或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搭配。
出处

1.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又“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

2.

无具体出处,属于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
寓意
强调色彩的丰富和美丽,表达对美的欣赏和赞美。
列子

1.

秋天的枫叶邹缨齐紫,令人陶醉。

2.

画家用邹缨齐紫的色彩描绘了梦幻般的场景。

3.

花园里的花朵邹缨齐紫,吸引了许多游客。

4.

彩虹的颜色邹缨齐紫,映照在天空上。

5.

她穿着一件邹缨齐紫的裙子,显得格外美丽。

6.

是以~,且以移俗。 ★《南史·儒林传论》

邹缨齐紫的翻译
德语
lebendig und farbenfroh
日语
鮮やかで色彩豊か
法语
vibrant et coloré
英语
vibrant and colorful
邹缨齐紫的字意分解
zōu
1:古国名 。春秋时叫“邾国”,又称“邾娄国”。战国时,鲁穆公将其改称为“邹国”。汉置邹县,属鲁国,在今山东省。唐为邹县,历代因之,明清时皆属兖州府。
2:又。
3:
4:小;狭小的。
5:货物质量低劣的。
6:姓。
yīng
1:(形声。从糸,婴声。本义: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2:同本义。
3:套马的革带,驾车用。引申指绳索。
4:缠绕、系牵
1:调味品。
2:合金。
3:登,升。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表示地面。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
2:同本义。
3:整齐。
4:平等。
5:全,齐全。
6:好。
7:疾,敏捷。
8:(zhai)。肃敬。
9:同等,相等。
10:整治。
11:达到同样高度。
12:使整齐。
13:(zhāi)。斋戒。
14:资助。
15:朝代名 。南北朝时代,南朝萧道成代宋为帝,国号齐,史称南齐(479—502);北朝高洋代北魏为帝,国号齐,史称北齐(550—557)。
16:齐国 。中国周朝分封的诸候国名(公元前1122—前265),在今山东省。
17:又。
18:肚脐。
19:中央。
20:同,并,一齐,皆。
21:又。
22:从。
1:(形声。从糸(mì),此声。本义: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
2:同本义。
3:又。
4:与帝王、皇宫有关的事物。
5:紫色的衣服和绶带。
6:姓。

邹缨齐紫,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ōu yīng qí zǐ)。abcd式组合,邹缨齐紫意思是:形容一种非常美丽的色彩组合,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观或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搭配。 强调色彩的丰富和美丽,表达对美的欣赏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