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 qiú rén dé rén

abac式
拼音qiú rén dé rén
注音ㄑㄧㄡˊㄖㄣˊㄖㄣˊㄉㄜˊㄖㄣˊㄖㄣˊ
繁体裘仁仁得仁仁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求仁得仁的解释
比喻追求仁爱,最终获得仁爱。强调追求目标的实现,常用于表达愿望的达成。
出处

1.

《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

出自《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乎?'
寓意
强调追求美好目标的实现,鼓励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列子

1.

他一直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现在终于求仁得仁,感到非常满足。

2.

经过多年的努力,她终于求仁得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3.

在慈善事业上,他求仁得仁,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

4.

她一直希望能和家人团聚,现在求仁得仁,感到非常幸福。

5.

他求仁得仁,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师。

6.

君所谓~,亦复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驱役鬼神,预人家儿女事。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

求仁得仁的翻译
德语
nach Wohlwollen streben und Wohlwollen erlangen
日语
仁を求めて仁を得る
法语
chercher la bienveillance et obtenir la bienveillance
英语
seek benevolence and obtain benevolence
求仁得仁的字意分解
qiú
1:(《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裘”的古字。皮衣。
3:请求;干请;乞助。
4: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5:索取。
6:探索。
7:责备,责求。
8:招来。
9:贪求;贪婪。
10:聚合。
11:贿赂。
12:姓。
rén
1:(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3:有德者之称。
4:旧指有仁德的人。
5: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6:完美的道德。
7:仁政。
8:恩惠。
9:同情, 怜悯。
10:人。
11:古县名。
12:水名。
13: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
14:温润。
15:亲爱。
16:同情;怜悯。
17:思念。
18:姓。
1:(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3:找到。
4:得知。
5:捕获。
6:成功;完成。
7:适,合。
8:具备。
9:,恩惠,感恩。
10:助动词。能,能够。
11:得意,满足。
12:看到。
13:收获,心得。
14:德,道德,有德之人。
15:必须,应该。
16:合适;正确。
de
děi
1: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rén
1:(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3:有德者之称。
4:旧指有仁德的人。
5: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6:完美的道德。
7:仁政。
8:恩惠。
9:同情, 怜悯。
10:人。
11:古县名。
12:水名。
13: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
14:温润。
15:亲爱。
16:同情;怜悯。
17:思念。
18:姓。

求仁得仁,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iú rén dé rén)。abac式组合,求仁得仁意思是:比喻追求仁爱,最终获得仁爱。强调追求目标的实现,常用于表达愿望的达成。 强调追求美好目标的实现,鼓励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