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衣冠 mù hóu yī guàn

abcd式
拼音mù hóu yī guàn
注音ㄇㄨˋㄏㄡˊㄧㄍㄨㄢˋ
繁体沐猴衣冠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沐猴衣冠的解释
比喻虚有其表,徒有外貌而无内涵的人。
出处

1.

《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2.

出自《晋书·王献之传》,原文为“沐猴而冠”,后演变为“沐猴衣冠”。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被外表所蒙蔽,要注重内在的真实价值。
列子

1.

这个所谓的专家不过是沐猴衣冠,讲的东西全是错误的。

2.

他虽然穿得光鲜亮丽,但行为举止却显得沐猴衣冠。

3.

这个公司号称业界翘楚,但实际上管理混乱,真是沐猴衣冠。

4.

他自称是大师,但作品却毫无创意,真是沐猴衣冠。

5.

这个演员演技拙劣,徒有其表,真是沐猴衣冠。

6.

你这等人,乃~之辈,马牛马襟裙之材。 ★明·无名氏《十探子》第二折

沐猴衣冠的翻译
德语
ein Affe mit einem Hut
日语
猿に冠をかぶせる
法语
un singe portant un chapeau
英语
a monkey in a hat
沐猴衣冠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水,木声。本义:洗头发)。
2:同本义。
3:芟除。
4:水名。即中国山东省弥河。
hóu
1:像猴子一样攀援纠缠。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同本义。
3: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1:穿衣。
2:遮盖;包扎。
3:依靠
guān
1:(会意。从“冖”(mì),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本义:帽子)。
2:同本义。
3: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guàn
1:戴;戴帽子。
2: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3: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沐猴衣冠,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ù hóu yī guàn)。abcd式组合,沐猴衣冠意思是:比喻虚有其表,徒有外貌而无内涵的人。 提醒人们不要被外表所蒙蔽,要注重内在的真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