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事不密 jī shì bù mì

abac式
拼音jī shì bù mì
注音ㄐㄧㄕˋㄅㄨˋㄇㄧˋ
繁体機事不密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机事不密的解释
形容事情处理得不够严密周到,容易泄露机密或出现差错。
出处

1.

《汉书·王莽传中》:“泄露省中及尚书事者,‘机事不密则害成’也。”颜师古注引《易·系辞上》:“机事不密则害成。”按,今本《易·系辞上》作“几事”

2.

出自《孙子兵法·九地篇》:'机事不密,则害成。'
寓意
提醒人们在处理重要事务时要注意保密和谨慎,避免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
列子

1.

小明在准备惊喜派对时,机事不密,被朋友提前知道了。

2.

公司的新产品发布计划因为机事不密,提前被竞争对手获知。

3.

考试时,小红因为机事不密,被同桌偷看了答案。

4.

在进行秘密调查时,记者因为机事不密,导致线索泄露。

5.

为了给妈妈准备生日礼物,小刚机事不密,结果妈妈提前发现了。

6.

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反为所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机事不密的翻译
德语
Mangel an Geheimhaltung
日语
機密を欠く
法语
manque de secret
英语
lack of secrecy
机事不密的字意分解
1:木名。桤木树。
2:几案,小桌子。
3:(形声。从木,幾(jī)声。本义:弓弩上的发射机关。按:“机”与“機”古代是两个字。“机”本木名,即桤(qī)木树。现在“机”是“機”的简化字)。
4:同本义。
5:指机械,器械。
6:捕鸟兽的机关。
7:指织机。
8:事物的关键;枢纽。
9:事物变化之所由。
10:先兆,征兆。
11:时机,机会。
12:心计;心意。
13:机密,机要。多指军国大事。
14:又如:机臣(机要近臣);机廷(掌握军国机杼大事的官署);机任(机要重任);机近(机密近要的地位)。
15:机巧;机灵灵巧。
16:危险。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形声。从山,宓(mì)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2: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3:隐蔽的地方。
4:假借为“比”。稠密;多。
5:亲密(强调关系上的亲近)。
6:秘密的,隐密的,慎密的。
7:紧密。
8:安宁;安定;安静。
9:严密。
10:不语。
11:接近。
12:姓。

机事不密,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ī shì bù mì)。abac式组合,机事不密意思是:形容事情处理得不够严密周到,容易泄露机密或出现差错。 提醒人们在处理重要事务时要注意保密和谨慎,避免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