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篇累牍的解释
形容文章冗长,文辞繁多。常用来批评文章或讲话过于冗长,缺乏简洁性。
出处
1.
《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2.
出自《汉书·王莽传上》:'莽遣大司空王邑持节送玺绶,群臣大会,公卿以下连篇累牍,颂莽功德。'寓意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注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无用的内容。
列子
1.
他写了一篇连篇累牍的报告,读起来让人觉得很累。2.
会议上,老板的连篇累牍的发言让大家都失去了耐心。3.
这本书内容连篇累牍,读起来很费劲。4.
她的演讲连篇累牍,很多听众都提前离开了。5.
这篇文章连篇累牍,编辑建议作者进行删减。6.
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肆笔而成。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连篇累牍的翻译
德语
wortreich und lang
日语
冗長で長い
法语
verbeux et long
英语
verbose and lengthy
连篇累牍的字意分解
lián
1:(会意。从辵(chuò),从车。本义:人拉的车)。
2:同本义。
3:姻亲关系。
4:连词的简称。
5:古州名。
6:在今广东连县一带。
7:在今四川筠连县。
8:兰草。
9:铅。
10:用人拉的车。
11:(自汉以来,习用连,不用联,故反以借字改正字)。
12:连接;相连。
13:连续,不停止。
14:牵连。
15:联合;结合。
16:同时获得。
17:自;从。
18:艰难。
19:连续;多次。
20:姓。
piān
1:(形声。从竹,扁声。本义:竹简)。
2:同本义;简册。古代文章写在竹简上,为保持前后完整,用绳子或皮条编集在一起称为“篇”。
3:特指诗歌、辞赋等文艺著作。
4:曲艺名词。东北二人转所用,指各类内容的固定唱词,可随机穿插入段子中,用以状人、绘景、描声、形物 。如“美人篇”、“袍带篇”、“山景篇”等。
5:一件文艺作品。
léi
1:(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畾(雷)声。本义:绳索)。
2:同本义。也作“缧”。
3:重叠;接连成串。
4:拘系;捆绑。
lěi
1:(会意。字本象土块相积之形;从糸(mì),细丝,织物由细丝积累而成,因而也取积累的意思。隶变以后写作“累”。本义:堆积,积聚)。
2:同本义。
3:又。
4:玷污。
5:连续;多次。
6:(累:屡次。今有双音词“累次”。召:被征召。应:应召)。
7:又。
8:姓。
lèi
1:罪行;过失。
dú
1:(形声。从片,卖声。“片”,本指木头竖剖成的一半。古时用木片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古代写字用的木片,也称木简)。
2:同本义。
3:引申为公文。

连篇累牍,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ián piān lěi dú)。abcd式组合,连篇累牍意思是:形容文章冗长,文辞繁多。常用来批评文章或讲话过于冗长,缺乏简洁性。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注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无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