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异曲 tóng gōng yì qǔ

abcd式
拼音tóng gōng yì qǔ
注音ㄊㄨㄥˊㄍㄨㄥㄧˋㄑㄩˇ
繁体同工異麯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同工异曲的解释
比喻做同样的事情而方法或风格不同。
出处

1.

唐·韩愈《进学讲》:“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2.

出自清代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格律》:'同工异曲,各极其妙。'
寓意
强调在同一目标下,不同方法和风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列子

1.

两位画家画同一题材的画,同工异曲,各有特色。

2.

两位厨师做同样的菜肴,同工异曲,味道各有不同。

3.

两个乐队演奏同一首歌,同工异曲,各有风味。

4.

两个编剧写同一主题的剧本,同工异曲,风格迥异。

5.

两位设计师设计同一款衣服,同工异曲,各具创意。

6.

这两部著作几乎是同时出版的,~,各有千秋。 ★朱德熙《序》

同工异曲的翻译
德语
verschiedene Ansätze für dasselbe Ziel
日语
同工異曲
法语
différentes approches pour un même objectif
英语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he same goal
同工异曲的字意分解
tóng
1:(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同本义。
3: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参与;一起干某事。
5:共,共一个。
6:齐一;统一。
7:共同。到一处。
8: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9: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10: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11:引进共同行动者 。
12:给,为。
13:和,表示并列关系 。
14:姓。
tòng
1:——见“胡同”hútòng。
gō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2:同本义。
3:工匠;工人。古代对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现代为工人和工人阶级的总称。
4:古代特指乐官或乐人。
5:官吏;职事。
6:劳绩,功绩。
7:成效。
8:精巧,精致。
9:擅长;善于。
1:(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同本义。
3:不同。
4:其他,别的。
5:护翼。
6:区别;分开。
7:觉得奇怪;诧异。
8:恭敬。
9:辅助。
10: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11:指特殊本领、才能。
1:弯曲,不直。
2:假借为“局”。狭隘,拘泥。
3:理屈;理亏。
4:弯曲的地方,亦指幽深之处。
5:蚕箔,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
6:使弯曲。
1:乐曲,歌曲。
2: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同工异曲,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óng gōng yì qǔ)。abcd式组合,同工异曲意思是:比喻做同样的事情而方法或风格不同。 强调在同一目标下,不同方法和风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