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地自容的解释
形容因羞愧或尴尬而无地自容,感到无颜面对他人。
出处
1.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夙宵战怖,无地自厝。”2.
南朝·梁·沈约《宋书·谢方明传》:'方明惭负恩顾,无地自容。'寓意
强调因羞愧或尴尬而感到无地自容的心理状态,提醒人们要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承担责任。
列子
1.
犯了错误后,他无地自容地低下了头。2.
当真相大白时,她无地自容地离开了现场。3.
面对大家的质疑,他无地自容地解释着自己的行为。4.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无地自容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误。5.
被揭穿谎言后,他无地自容地逃离了房间。6.
大娘搜捉以出。女乃指福唾骂,福渐汗~。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无地自容的翻译
德语
sich schämen, dass man nicht weiß, wohin man sich wenden soll
日语
恥ずかしくて身の置き所がない
法语
se sentir honteux au point de ne pas savoir où se mettre
英语
ashamed to the point of not knowing where to put oneself
无地自容的字意分解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dì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zì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7:在;于。
8:自然,当然。
9:本是;本来。
10:仍旧,依然。
11:亲自。
12:别自、另外。
13:假如,苟。与“非”连用。
14:即使,虽。
15:却,可是。
16:因为,由于。
17:用。
18:是。
róng
1:(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2:同本义。
3:宽容。
4:允许,许可。
5:收留。
6:应当。
7:等待,待。
8:需要。
9:假借为“用”。使用。
10:仪容;容貌,容颜(容貌神色)。
11:模式,样式。
12:法则,规律。
13:礼仪;礼法。
14:一种佩饰用的刀。
15:古州名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邻接广东省。汉属合浦县,晋初置荡昌县,属合浦郡,梁改为阴石县,并置阴石郡,陈改为奉化县,隋改为普宁县,宋为容州,元为容州路,后降为州,明改为容县,属梧州府。
16:常绿乔木。
17:适宜,合宜。
18:表示反问。难道;岂。
19:姓。

无地自容,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wú dì zì róng)。abcd式组合,无地自容意思是:形容因羞愧或尴尬而无地自容,感到无颜面对他人。 强调因羞愧或尴尬而感到无地自容的心理状态,提醒人们要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