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之士 yī jiè zhī shì

abcd式
拼音yī jiè zhī shì
注音ㄧㄐㄧㄝˋㄓㄕˋ
繁体一介之士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一介之士的解释
指一个普通的人,强调其平凡、普通的身份。
出处

1.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2.

出自《战国策·齐策四》:'一介之士,天下之大义也。'
寓意
强调平凡人的价值和力量,鼓励人们不论身份高低,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
列子

1.

虽然他只是一介之士,但他的才华却让人刮目相看。

2.

在那个小镇上,他以一介之士的身份,默默地为大家服务。

3.

作为一介之士,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

4.

她虽然只是一介之士,却在社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5.

一介之士也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成为大家的榜样。

6.

自湖南军兴,~,长官倒屣。 ★清·王闿运《长沙攸县庆都龙君行状》

一介之士的翻译
德语
ein gewöhnlicher Mann
日语
一介の士
法语
un homme ordinaire
英语
a common man
一介之士的字意分解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jiè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身上穿着铠甲形。中间是人,两边的四点象联在一起的铠甲片。本义:铠甲。一种用来防身的武器)。
2:同本义。
3:疆界;界限
4:传宾主之言的人。古时主有傧相迎宾,宾有随从通传叫介。
5:节操;独特之行。
6:披甲。
7:介入;居中。
8:介绍。
9:介意;留存。
10:间隔,隔开。
11:佐助。
12:因;凭借;依靠。
13:独;特异。
14:副;次一等。
15:细微。
16: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shì
1:(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2:同本义。
3:将领。
4:兵士;武士。
5: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
6: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7: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名称。
8: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
9:古代四民之一。指农工商以外学道艺、习武勇的人。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
10:知识分子的通称。
11:古代诸侯士大夫对天子的自称。
12: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
13:又如志士、勇士、谋士、医士。
14:作官

一介之士,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jiè zhī shì)。abcd式组合,一介之士意思是:指一个普通的人,强调其平凡、普通的身份。 强调平凡人的价值和力量,鼓励人们不论身份高低,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