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事生非的解释
指无事生非,故意惹是生非,招惹麻烦,制造事端。
出处
1.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六:“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2.
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那人见他如此,便不依,惹事生非起来。'寓意
提醒人们要避免无谓的争端,保持和谐的生活环境。
列子
1.
小明总是惹事生非,让班主任头疼不已。2.
邻居家的小孩经常惹事生非,搞得大家都不安宁。3.
他一到公司就惹事生非,搞得同事们都很反感。4.
这个年轻人总是惹事生非,搞得家里鸡犬不宁。5.
聚会上有人惹事生非,弄得大家都很不愉快。6.
学生在教课上得不到满足,在校内便时常爱闹风潮,在校外也时常~。 ★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惹事生非的翻译
德语
Ärger machen
日语
トラブルを起こす
法语
causer des ennuis
英语
stir up trouble
惹事生非的字意分解
rě
1:(形声。从心,若声。本义:招引)。
2:同本义。
3:引起。
4:沾染;染上。
5:牵引。
6:牵挂。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shē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同本义。
3:生育;养育。
4:生存;活。与“死”相对。
5:滋生;产生。
6:救活,使活。
7:制造。
8:生产;制作。
9:生命。
10:人的一生。
11:生活。
12: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13: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14:妓女。
15:俘虏。
16: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17: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18:资质;禀赋。
19:天生,生来。
20:生的,未煮熟的。
21:新鲜的。
22:生疏。
23:具有活力的。
24:很、甚、极其。
25:姓。
fēi
1:(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2:同本义。
3:责怪;非难;反对。
4:讨厌。
5:讥刺。
6:(fěi)。诽谤,诋毁。
7:∮秩?非誉(诽谤与赞誉);非而不用(诽谤而不予重用);非世(诋毁世俗);非孝(非难毁诋孝行);非怨(诋毁,怨恨)。
8:躲开。
9:无;没有。
10:不对;错误。
11:相当于“不”、“不是”。
12:不真实。

惹事生非,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rě shì shēng fēi)。abac式组合,惹事生非意思是:指无事生非,故意惹是生非,招惹麻烦,制造事端。 提醒人们要避免无谓的争端,保持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