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无二心 shì wú èr xīn

abac式
拼音shì wú èr xīn
注音ㄕˋㄇㄛˊㄦˋㄒㄧㄣ
繁体誓無二心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誓无二心的解释
表示绝对忠诚,绝无二心,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忠心耿耿。
出处

1.

清·洪昇《长生殿·献饭》:“万岁爷休出此言,臣等情愿随驾,誓无二心。”

2.

出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原文为“肃答曰:‘肃之献计,欲为天下除害,非为吴也。且刘备有英雄之志,且汉室之胄,君若能委心任之,天下不足定也。肃请北还,事成,君之功;事败,肃无二心。’
寓意
强调忠诚和坚定不移的态度,表现出对某人或某事的绝对忠心。
列子

1.

他对朋友的帮助一直是誓无二心,从不计较回报。

2.

在困难面前,她对团队的支持始终是誓无二心。

3.

他对事业的追求誓无二心,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放弃。

4.

他对家庭的责任感是誓无二心,始终如一。

5.

她对老师的尊敬是誓无二心,从不违背教诲。

誓无二心的翻译
德语
treu bis zum Ende
日语
一途の忠誠
法语
fidèle jusqu'au bout
英语
loyal to the end
誓无二心的字意分解
shì
1:(形声。从言,折声。本义:发誓;立誓)。
2:同本义。
3:接受爵位。
4:告诫;告知。
5:指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所订立的誓约;盟约;誓言。
6:谨慎。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èr
1:(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2:一加一的和。
3: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誓无二心,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ì wú èr xīn)。abac式组合,誓无二心意思是:表示绝对忠诚,绝无二心,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忠心耿耿。 强调忠诚和坚定不移的态度,表现出对某人或某事的绝对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