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行蒲伏 xī xíng pú fú

abcd式
拼音xī xíng pú fú
注音ㄒㄧㄏㄤˊㄆㄨˊㄈㄨˊ
繁体膝行蒲伏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膝行蒲伏的解释
形容一种非常恭敬和谦卑的姿态,通常是跪行并匍匐在地,表示对某人的极度尊敬或臣服。
出处

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项王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令壮士皆被重甲,膝行而前,项王亦被重甲,膝行而前,项王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于是项王乃大呼,驰下,卒皆膝行而前。”
寓意
表达一种极端的恭敬和谦卑,提醒人们要有尊严和自重。
列子

1.

在古代,臣子见到皇帝时,往往要膝行蒲伏以示恭敬。

2.

为了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弟子们在毕业典礼上膝行蒲伏。

3.

在某些宗教仪式中,信徒们会膝行蒲伏以示虔诚。

4.

古代的仆人见到主人时,常常会膝行蒲伏表示顺从。

5.

在传统的婚礼上,新娘的家人有时会膝行蒲伏以示对新郎家族的尊重。

膝行蒲伏的翻译
德语
knien und kriechen
日语
ひざ行き伏す
法语
genoux rampants
英语
kneeling and crawling
膝行蒲伏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肉,桼(qī)声。本义:膝头) 大腿和小腿相连关节的前部。通称膝盖。
háng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7:辈分。
8:连续贯穿。
9:这里 ——表示处所。
10:那里 ——表示处所。
hàng
1:刚强。
héng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xíng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7:做;从事某种活动。
8:实施。
9:离开。
10:路程。
11: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12:行为。
13:品行。
14:即将…。
15:姓。
1:(形声。从水丱,浦声。本义:植物名。香蒲)。
2:同本义。
3:即今人所称“水杨”。也称“蒲杨”、“蒲柳”。
4:古邑名。
5:春秋卫地,战国属魏。在今河南省长垣县。
6: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隰县西北。
7:伏地而行。
1:(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2:同本义。
3: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4:潜藏;埋伏。
5:屈服,顺从。承认罪行或失败。
6:佩服,信服。
7:从事。
8:保持。
9:伏天;伏日。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相当于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
10:电势差和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
11:居处。

膝行蒲伏,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ī xíng pú fú)。abcd式组合,膝行蒲伏意思是:形容一种非常恭敬和谦卑的姿态,通常是跪行并匍匐在地,表示对某人的极度尊敬或臣服。 表达一种极端的恭敬和谦卑,提醒人们要有尊严和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