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不决 chóu chú bù jué

abac式
拼音chóu chú bù jué
注音ㄔㄡˊㄔㄨˊㄅㄨˋㄐㄩㄝˊ
繁体躊躇不决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踌躇不决的解释
形容犹豫不决,迟疑不定,无法做出决定。
出处

1.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四人争论未定,绍踌躇不决。”

2.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昶踌躇不决,失其所守。'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应果断决策,避免因犹豫而错失机会。
列子

1.

面对选择,琳琳踌躇不决,不知道该选哪个礼物。

2.

小明踌躇不决,不知道是去参加生日派对还是继续学习。

3.

在超市里,妈妈踌躇不决,无法决定买哪种水果。

4.

面对两个工作机会,张先生踌躇不决,难以抉择。

5.

小丽踌躇不决,不知道是去旅游还是留下来陪家人。

6.

景公口虽不唯唯,终以田陈同族为嫌,~。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三回

踌躇不决的翻译
德语
zögern
日语
ためらう
法语
hésiter
英语
hesitate
踌躇不决的字意分解
chóu
1:(形声。从足,夀声。本义:踌躇;徘徊)。
chú
1:(形声。从足,著声。踌躇:参“踌”字)——见“踌躇”(chóchú)。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ué
1:(形声。从水,夬(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2:同本义。
3:大水冲破堤岸或溢出。
4:断裂,折断。
5:离别,同“诀”。
6:决断,决定。
7:判决。
8:处死犯人。
9:较量,分胜负。
10:一定,必定。

踌躇不决,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chóu chú bù jué)。abac式组合,踌躇不决意思是:形容犹豫不决,迟疑不定,无法做出决定。 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应果断决策,避免因犹豫而错失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