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矫不群 yāo jiǎo bù qún

abac式
拼音yāo jiǎo bù qún
注音ㄠˇㄐㄧㄠˊㄅㄨˋㄑㄩㄣˊ
繁体夭矯不羣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夭矫不群的解释
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奇特,不同于一般人,常用于赞美某人的才华或个性出众。
出处

1.

晋·郭璞《江赋》:“抚凌波而凫跃。吸翠霞而夭矫。”

2.

出自《庄子·逍遥游》:'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后人用'夭矫不群'来形容卓越不凡的品质。
寓意
强调个性和才华的卓越,鼓励人们追求独特和出众。
列子

1.

他的绘画风格夭矫不群,深受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2.

在众多选手中,她的舞蹈动作夭矫不群,令人印象深刻。

3.

小说的情节设计夭矫不群,让读者感到耳目一新。

4.

他的演讲内容夭矫不群,吸引了许多听众。

5.

这位音乐家的创作风格夭矫不群,备受赞誉。

6.

四面八方,陆续趋集,把一个~的老龙王,逼得死守孤城,好像个瓮中鳖罐里鳅。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八回

夭矫不群的翻译
德语
außergewöhnlich einzigartig
日语
特異な
法语
exceptionnellement unique
英语
extraordinarily unique
夭矫不群的字意分解
ǎo
1:刚出生的兽或禽。
2:初生的草木。
yāo
1:(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 同本义。
2: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
3:茂盛。
4:幼嫩;矫好。
5:(yǎo)。昏暗。
jiǎo
1:(形声。从矢,乔声。本义:把箭杆揉直的一种器具。引申为“正曲使直”)。
2:把弯曲的物体弄直。
3:匡正;纠正。
4:假托;诈称。
5:高举。
6:拂逆,违背。
7:飞。
8:勇武的样子。
jiáo
1:[方言] 指强词夺理,无理取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qún
1:(形声。从羊,君声。本义:羊群;兽群;人群)。
2: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
3:集团,社会集体。
4:泛指多数。
5:指人。
6:指事物。
7:聚集;会合,联合。
8:随俗。
9:众多。

夭矫不群,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āo jiǎo bù qún)。abac式组合,夭矫不群意思是: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奇特,不同于一般人,常用于赞美某人的才华或个性出众。 强调个性和才华的卓越,鼓励人们追求独特和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