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公不阿的解释
形容为官清正廉明,不徇私情,忠于职守。
出处
1.
汉·刘珍《东观汉记·李恂》:“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2.
出自《后汉书·刘宽传》:'宽为人仁厚,不喜争讼,奉公不阿,百姓爱之。'寓意
强调公正无私和忠于职守的品质,倡导廉洁奉公的精神。
列子
1.
公司新来的经理奉公不阿,赢得了员工们的信任。2.
在处理家庭纠纷时,调解员奉公不阿,公正处理。3.
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奉公不阿,严格执行各项规定。4.
在评选优秀员工时,主管奉公不阿,依据实际表现决定。5.
在学校的学生会选举中,监票人奉公不阿,确保公正。6.
我喜欢他那~的性格。奉公不阿的翻译
德语
unparteiisch und dem öffentlichen Dienst verpflichtet
日语
公正無私にして公務に専念する
法语
impartial et dévoué au service public
英语
impartial and dedicated to public duty
奉公不阿的字意分解
fèng
1:(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2:同本义。
3:恭敬地接受。
4:进献,下对上送东西。
5:送;给予,赐予。
6:为…效劳,侍候。
7:奉承。
8:贯彻,执行。
9:尊奉。
10:供奉,供养。
11:持,拿。
12:辅助,拥戴。
13:俸禄。
14:待遇,事奉。
15:奉天的省称 。1929年改名沈阳市。
16:姓。
gōng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2:同本义。
3:共,共同。
4:公共,公家,公众的。与“私”相对。
5:朝廷;国家。
6:君王。
7: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
8:古爵位名。
9: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 。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
10: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11:父。又丈夫的父亲。
12:劳绩,功绩。
13:公然;公开地。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ē
1:(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同本义。
3:泛指山。
4:山坡。
5: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6:曲隅,角落。
7:水边。
8:曲从;迎合。
ā
1:(汉语名词词头,盛行于魏晋以后)。
2:加在亲属称呼前面有亲昵的意味。
3:加于某些人的姓、名、小名、排行前用作称呼,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尊卑关系。
4:阿托(10-18)的简称。
5:表示疑问、肯定、呼召、祈请等语气。
ǎ
1:用于表示各种感情(如惊讶)。
à
1:

奉公不阿,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èng gōng bù ē)。abcd式组合,奉公不阿意思是:形容为官清正廉明,不徇私情,忠于职守。 强调公正无私和忠于职守的品质,倡导廉洁奉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