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跖之物的解释
指盗跖的财物,泛指不义之财。盗跖是古代传说中的大盗,这里用他的名字代指不法之徒。
出处
1.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2.
出自《庄子·胠箧》篇,原文为“盗亦有道”,后世用“盗跖之物”来指代不义之财。寓意
提醒人们要远离不义之财,强调道德和正直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知道这些钱是盗跖之物,不敢轻易动用。2.
电影中,主角拒绝了对方给的盗跖之物,坚持自己的原则。3.
她发现自己的丈夫竟然在用盗跖之物买奢侈品,感到非常失望。4.
公司老板被曝光用盗跖之物进行投资,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谴责。5.
小偷被抓后,警察没收了他所有的盗跖之物。盗跖之物的翻译
德语
schmutziges Geld
日语
不正の財
法语
biens mal acquis
英语
ill-gotten gains
盗跖之物的字意分解
dào
1:(会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义:盗窃,偷东西)。
2:同本义。
3:抢掠劫持。
4:私通。
5:偷盗财物的人(先秦两汉用“盗”)。
6:抢劫财物的人,强盗。
7:偷偷地,暗中地。
zhí
1:(形声。从足,石声。本义:脚掌) 同本义。
2:踏,踩。
3:跳跃。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wù
1:(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同本义。
3:物件,东西。
4:事;事情。
5:社会,外界环境。
6:杂色牛。
7:杂色的旗。
8:牲畜的种类、 品级。
9:颜色。
10:哲学用语。物质,与“心”相对。
11:物产。
12:他人;众人。
13:神灵。
14:标记,记号。
15:选择。
16:观察。

盗跖之物,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o zhí zhī wù)。abcd式组合,盗跖之物意思是:指盗跖的财物,泛指不义之财。盗跖是古代传说中的大盗,这里用他的名字代指不法之徒。 提醒人们要远离不义之财,强调道德和正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