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教不改 lèi jiào bù gǎi

abac式
拼音lèi jiào bù gǎi
注音ㄌㄟˊㄐㄧㄠˋㄅㄨˋㄍㄞˇ
繁体纍教不改
感情贬义
近义词
  • 屡犯不改
  • 屡教不悛
  • 屡犯不悛
反义词
累教不改的解释
形容屡次教导仍不改正错误或缺点,强调犯错者的顽固不化。
出处
出自《孟子·离娄上》:'不教而诛之,民不服;教而不改,诛之可也。'
寓意
提醒人们要及时改正错误,避免一错再错。
列子

1.

小明总是忘记做作业,老师屡教不改,家长也很头疼。

2.

小红每次都迟到,尽管老师多次提醒,她还是屡教不改。

3.

这个孩子总是偷拿东西,家长虽然多次教育,他还是屡教不改。

4.

小李总是上课玩手机,老师屡教不改,无奈只能通知家长。

5.

小王总是欺负同学,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他还是屡教不改。

6.

他真是~,一意孤行。

累教不改的翻译
德语
trotz wiederholter Ermahnungen bei seinen Fehlern bleiben
日语
たびたび教えても改めない
法语
persister dans ses erreurs malgré les remontrances répétées
英语
persist in one's errors despite repeated admonitions
累教不改的字意分解
léi
1:(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畾(雷)声。本义:绳索)。
2:同本义。也作“缧”。
3:重叠;接连成串。
4:拘系;捆绑。
lěi
1:(会意。字本象土块相积之形;从糸(mì),细丝,织物由细丝积累而成,因而也取积累的意思。隶变以后写作“累”。本义:堆积,积聚)。
2:同本义。
3:又。
4:玷污。
5:连续;多次。
6:(累:屡次。今有双音词“累次”。召:被征召。应:应召)。
7:又。
8:姓。
lèi
1:罪行;过失。
jiāo
1: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
2:使;令;让。
jiào
1:(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2:同本义。
3:叫;让。
4:教育;教材。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gǎi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2:同本义。
3:改正;纠正。
4:重新;再。
5:另行;改任。
6:姓。

累教不改,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lèi jiào bù gǎi)。abac式组合,累教不改意思是:形容屡次教导仍不改正错误或缺点,强调犯错者的顽固不化。 提醒人们要及时改正错误,避免一错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