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时制宜的解释
根据当时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或方法。强调灵活变通,适应环境。
出处
1.
汉·王充《论衡·答佞》:“人操行无恒,权时制宜,信者欺人,直者曲挠。”2.
出自《汉书·贾谊传》,原文为'权时制宜,因事立法',意在说明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寓意
强调在面对不同情况时,要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做到因势利导。
列子
1.
在野外露营时,遇到突发的天气变化,我们必须权时制宜,调整计划。2.
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团队成员需要权时制宜,调整工作方法。3.
在家中做饭时,缺少某种食材,妈妈总是能权时制宜,做出美味的菜肴。4.
在学校的课堂上,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权时制宜地调整教学内容。5.
在旅途中,遇到交通堵塞,我们决定权时制宜,选择另一条路线。权时制宜的翻译
德语
sich an die Umstände anpassen
日语
時宜に応じて
法语
s'adapter aux circonstances
英语
adapt to the circumstances
权时制宜的字意分解
quán
1:(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2:同本义。
3: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
4:亦称秤锤。
5:权柄,权力。
6:权宜、变通。
7:谋略,计谋。
8:唐以来的称试官或暂时代理官职为“权”。
9:颧骨。
10:称量。
11:衡量,比较。
12:平衡。
13:姓。
shí
1:(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2:同本义。
3:时辰 ,计时单位,一昼夜的十二分之一(古时一昼夜分为十二时)。
4:时间;时候。
5:时尚,时俗。
6:时运;命运。
7:时机;机会。
8:岁月,光阴。
9:指时势或时局。
10:代,朝。
11:气候。
12:合时宜的,适时的。
13:当时的。
14:善,好。
15:相当于“常常”、“经常”。
16:相当于“有时”、“偶尔”。
17:按时,到时候。
18:当时,这时,那时。
19:表示近指,相当于“此”、这”。
20:适时;合于时宜。
21:伺候;等待。
22:处,处于。
23:承,承受。
24:姓。
zhì
1: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2:同本义。
3:制定,用文字规定。
4:控制;制服。
5:又。
6:又。
7:抑制,限制,忍住。
8:裁决,决断。
9:抵押。
10:规章,制度。
11:又。
12:式样。
13:规模。
14:守父母之丧为制。
15:帝王的命令。也指法令。
16:(会意。从衣从制。本义:裁制衣服)。
17:同本义。
18:制造,制作器物。
19:作品,文章。
20:式样。
yí
1:(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2:煮熟可吃的肉。
3:祭名。祭祀土地之神。
4:适宜的事。
5:法度,标准。
6:(yì)。合理的道理、行为。
7:应当(多用于否定式)。
8:当然。
9:大概。

权时制宜,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uán shí zhì yí)。abcd式组合,权时制宜意思是:根据当时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或方法。强调灵活变通,适应环境。 强调在面对不同情况时,要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做到因势利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