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八荒 xí juǎn bā huāng

abcc式
拼音xí juǎn bā huāng
注音ㄒㄧˊㄐㄩㄢˋㄅㄚㄏㄨㄤ
繁体蓆捲八荒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席卷八荒的解释
形容一种席卷一切、横扫千里的气势和力量,通常用于描述大规模的自然现象或强大的势力。
出处

1.

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

出自《庄子·秋水》,原文为'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无以尚也。'后人引申为席卷八荒。
寓意
强调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和气势,提醒人们自然和人为的力量不可小觑。
列子

1.

台风席卷八荒,摧毁了许多沿海的建筑物。

2.

这场大火席卷八荒,烧毁了整片森林。

3.

暴雨席卷八荒,导致许多地区发生洪涝灾害。

4.

龙卷风席卷八荒,瞬间摧毁了小镇的房屋。

5.

沙尘暴席卷八荒,使得空气质量急剧下降。

6.

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万里倾心,四方仰德。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席卷八荒的翻译
德语
die acht Ödlande fegen
日语
八荒を席巻する
法语
balayer les huit déserts
英语
sweep across the eight wastelands
席卷八荒的字意分解
1:(“蓆”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后又曾写作“蓆”) 同本义。
2:座位;席位。
3:成桌的饭菜,酒筵。
4:职位。
5:旧称所司职务为席,如管刑名的幕宾称刑席,管钱谷的称钱席;教师称教席。
6:船帆。
7:铺席,登席就坐。
8:凭借,倚仗。
9:垫,压。
10:姓。
juǎn
1:(形声。从卩(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劵(juàn)声。(quǎn)本义:膝曲)。
2:把物弯转成圆筒形。
3:席卷。
4:衮服。古代贵族画卷龙图案的礼服。
5:断绝。
6:犹聚。
juàn
1:古时书籍写在帛或纸上,一部书可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的文字自有起讫,后代仍用来指全书的一部分。
2:试卷。
3:裱好并带轴的书画等。
quán
1:膝盖弯曲。引申泛指弯曲。
2:诚恳。
3:美好的样子。
1:(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2:七加一的和。
3:常表次第,即第八。
huāng
1:(形声。从丱,巟(huāng)声。本义:荒芜)。
2:同本义。
3:年成不好;凶年;歉收。
4:卷八》。
5:大;广大,无边际。引申为不可信。
6:远;久远。
7:成色不足的。
8:荒废;荒疏。
9:废弃物;破烂。
huang
1:——“饥荒”(jīhuang):指经济困难。

席卷八荒,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í juǎn bā huāng)。abcc式组合,席卷八荒意思是:形容一种席卷一切、横扫千里的气势和力量,通常用于描述大规模的自然现象或强大的势力。 强调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和气势,提醒人们自然和人为的力量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