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曲之情 xiāng qǔ zhī qíng

abcd式
拼音xiāng qǔ zhī qíng
注音ㄒㄧㄤㄑㄩˇㄓㄑㄧㄥˊ
繁体鄉麯之情
感情褒义
近义词
  • 田园风光
  • 乡土情怀
  • 乡野情趣
反义词
  • 都市繁华
  • 市井喧嚣
  • 繁华都市
乡曲之情的解释
指乡村的风土人情和乡间生活的情趣。常用来形容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出处

1.

唐·牛肃《吴保安》:“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垂特达之眷,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施。”

2.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寓意
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强调回归自然和简单的生活方式。
列子

1.

每到周末,他总喜欢回到乡下,享受那里的乡曲之情。

2.

她写了一篇文章,详细描述了自己对乡曲之情的怀念。

3.

退休后,他决定搬回老家,过上乡曲之情的生活。

4.

他们在乡村度假时,深深感受到了当地的乡曲之情。

5.

每当听到乡村的民谣,他总会想起那份乡曲之情。

乡曲之情的翻译
德语
ländlicher Reiz
日语
田舎の情趣
法语
charme rural
英语
rural charm
乡曲之情的字意分解
xiāng
1:(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2:“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3:乡村,城市外的区域。
4: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
5:地方;处所。
6:用作动词,读xiàng
7:姓。
1:弯曲,不直。
2:假借为“局”。狭隘,拘泥。
3:理屈;理亏。
4:弯曲的地方,亦指幽深之处。
5:蚕箔,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
6:使弯曲。
1:乐曲,歌曲。
2: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qíng
1:(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2:同本义。
3:本性。
4:爱情。
5:实情,情况。
6:私情;人情;情分。
7:情趣,兴趣。
8:道理;情理。
9:形态;情态;姿态。
10:真诚,真实。

乡曲之情,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iāng qǔ zhī qíng)。abcd式组合,乡曲之情意思是:指乡村的风土人情和乡间生活的情趣。常用来形容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强调回归自然和简单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