瞽言妄举 gǔ yán wàng jǔ

abcd式
拼音gǔ yán wàng jǔ
注音ㄍㄨˇㄧㄢˊㄨㄤˋㄐㄩˇ
繁体瞽言妄舉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瞽言妄举的解释
形容人说话没有根据,行为鲁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轻率行动。
出处

1.

《晋书·挚虞传》:“臣生长筚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畴答圣问。”

2.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瞽言妄举,罔弗顾忌。'
寓意
提醒人们在说话和行动之前要三思,避免鲁莽带来的不良后果。
列子

1.

他瞽言妄举,结果导致项目失败。

2.

瞽言妄举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3.

朋友劝他不要瞽言妄举,但他说已经决定了。

4.

瞽言妄举的行为让大家对他失去了信任。

5.

因为瞽言妄举,他失去了很多机会。

瞽言妄举的翻译
德语
leichtfertig sprechen und handeln
日语
無責任に話し軽率に行動する
法语
parler à tort et à travers et agir de manière imprudente
英语
speak recklessly and act rashly
瞽言妄举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目,鼓声。本义:瞎眼)。
2:同本义(虽瞎但有眼珠)。
3:没有识别力。
4:古代乐师。古代以目盲者为乐官,故为乐官的代称。
5:乐器。圆柱形中空,两面蒙皮,击之发声。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wàng
1:(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2:同本义。
3:虚妄,极不真实。
4:不法,胡作非为。
5:狂乱,毫无约束。
6:荒谬,荒诞。
7:相当于“凡”。平庸。
1:(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2:同本义。
3:拿起;提起。
4:飞,飞起;飘动。
5:升起;耸起。
6:仰起;抬起。
7:发问;动问。
8:推荐;选用。
9:提出;列举。
10:兴起;发动。
11:施行;办理。
12:攻克;占领。
13:成就;成功。
14:参加科举考试。
15:又如:举进士;举首(科举考试的第一名)。
16:取;拾取。
17:攀援。
18:耸立,突起。
19:成立,站得住脚。
20:记录;登记。
21:谈论;称引。
22:复兴。
23:祭祀。
24:没收。
25:吃丰盛的饮食。
26:轻手诊脉。
27:榉柳。
28:肺脊;骨体正脊。
29:古代词性术语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名词。
30:古代重量单位,一举重三两。
31:全。
32:皆,都。
33:姓。

瞽言妄举,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gǔ yán wàng jǔ)。abcd式组合,瞽言妄举意思是:形容人说话没有根据,行为鲁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轻率行动。 提醒人们在说话和行动之前要三思,避免鲁莽带来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