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引曲证的解释
指从旁引用一些曲折的证据或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论点。常用于学术讨论或辩论中,强调论证的曲折性和间接性。
出处
1.
宋·朱熹《楚辞集注序》:“而遽欲取喻立说,旁引曲证,以强附于其事之已然。”2.
出自清代学者俞樾的《茶香室丛钞·旁引曲证》,原文为:“旁引曲证,务求其是。”寓意
强调通过多角度、间接的方式来证明观点的重要性,体现严谨和缜密的思维。
列子
1.
在学术报告中,他旁引曲证,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很有说服力。2.
为了说服大家接受这个方案,经理旁引曲证,列举了多个成功案例。3.
小明在辩论赛中旁引曲证,最终赢得了比赛。4.
老师在讲课时旁引曲证,使得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5.
为了证明自己的推理正确,侦探旁引曲证,最终破解了案件。6.
又有禹贡长笺十二卷,作于胡渭禹贡锥指之前,虽不及渭书,而备论古今利害,~,亦多创获。 ★《清史稿·硃鹤龄传》旁引曲证的翻译
德语
indirekte Beweise verwenden, um einen Punkt zu beweisen
日语
間接的な証拠を使って論点を証明する
法语
utiliser des preuves indirectes pour prouver un point
英语
to use indirect evidence to prove a point
旁引曲证的字意分解
bàng
1:(古通“傍”)。
2:依傍;依附。
3:靠近。
4:依照;仿效。
5:诽谤。
páng
1:(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2:同本义。
3:又。
4:别的,其他的。
5:旁边。古同“傍”。
6:附近。
7:辅助,辅佐。
yǐn
1:(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2:同本义。
3:拉,牵挽。
4:延长;延续。
5:伸着。
6:牵连;攀供。
7:引导。
8:带领。
9:引决、自尽。
10:援引。
11:荐举。
12:招致。
13: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
14:退避。
15: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
16:吸引。
17: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
18:举起;竖起。
19: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
20:承认。
21: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
22:延请。
23:取过来,拿出。
24:引车前行的皮带。
25: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
26:指商人运销货物的凭证。
27:通行执照。
28:长久。
29:长度单位 。古代以十丈为一引。今为市引的简称。1公里=30引。
qū
1:弯曲,不直。
2:假借为“局”。狭隘,拘泥。
3:理屈;理亏。
4:弯曲的地方,亦指幽深之处。
5:蚕箔,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
6:使弯曲。
qǔ
1:乐曲,歌曲。
2: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zhèng
1:谏正。
2:病症。
3:假借为“徵”。今亦用为證验字。证据。
4:(形声。从言,正声。繁体为“登”声。本义:告发)。
5:同本义。
6:谏诤。 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劝人改正。
7:验证;证实。
8:佛教用语。参悟,修行得道。
9:证据,凭据。

旁引曲证,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áng yǐn qǔ zhèng)。abcd式组合,旁引曲证意思是:指从旁引用一些曲折的证据或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论点。常用于学术讨论或辩论中,强调论证的曲折性和间接性。 强调通过多角度、间接的方式来证明观点的重要性,体现严谨和缜密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