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多才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学识多样,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
1.
《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2.
《汉书·东方朔传》:'臣朔年二十二,长七尺五寸,容貌甚伟,学多才,略知书记。'寓意
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才能,追求全面发展。
列子
1.
在学术研讨会上,他博学多才的演讲赢得了大家的掌声。2.
她在文学、音乐和绘画方面都表现得博学多才,令人钦佩。3.
这个班的学生个个博学多才,老师们都感到非常骄傲。4.
他博学多才,常常能在讨论中提出独到的见解。5.
在聚会上,他博学多才的谈吐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6.
贯忠~,也好武艺,有肝胆。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博学多才的翻译
德语
gelehrt und talentiert
日语
博学多才
法语
érudit et talentueux
英语
well-versed and talented
博学多才的字意分解
bó
1:(形声。从十,尃(fū)声。“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尃”有分布之义。本义:大)。
2:同本义。与“小”相对。
3:宽广;广搏。
4:众多;丰富。
5:广泛;普遍。
6:渊博,知道得多。
7:赌,博弈。
8:取得。
9:换取。
10:争斗,博斗。
xué
1:(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同本义。
3:模仿。
4:讲述,说。
5:讲学。
6: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7:学问。
8: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du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2:同本义。
3:重。与“轻”相对。
4:贤;好。
5:赞许,推崇。
6:多么。
7:虚指某种程度。
8:只,仅仅。
9:大多。
10:姓。
c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2:同本义。
3:有才能;有本领。
4:才力;才能。
5:人才。常写作“材”。
6: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
7:材资;本能。
8:刚刚。
9:仅,只 ——表示数量少,程度低。
10: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而能怎么样。用于后一分句,前一小句常有“只有、必须、要、因为、由于”等词语。
11:强调确定语气。
12:姓。

博学多才,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ó xué duō cái)。abac式组合,博学多才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学识多样,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才能,追求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