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尘拜伏 wàng chén bài fú

abcd式
拼音wàng chén bài fú
注音ㄨㄤˋㄔㄣˊㄅㄞˋㄈㄨˊ
繁体杛塵拜伏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望尘拜伏的解释
形容对别人的才能、学识或成就非常钦佩,甘拜下风。
出处

1.

《北史·魏任城王云传》:“时高肇权重,天下之士望尘拜伏。”

2.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意是指对别人的才能、学识或成就望尘莫及,只能拜服。
寓意
表达对别人的才能、学识或成就的敬佩与谦虚态度,强调学习和进步的精神。
列子

1.

看到朋友的新作品,我不禁望尘拜伏,真是太厉害了。

2.

在比赛中,面对对手的高超技巧,我只能望尘拜伏。

3.

听了大师的演讲,我对他的学识望尘拜伏。

4.

面对前辈的丰富经验,我只有望尘拜伏的份儿。

5.

看到同事的出色表现,我不得不望尘拜伏。

6.

神秀所到之处,王公士庶~,每天受上万人的礼拜。 ★范文澜《〈唐代佛教〉引言》

望尘拜伏的翻译
德语
die Fähigkeiten von jemandem bewundern und überzeugt sein
日语
他人の能力に感服する
法语
admirer et être convaincu des capacités de quelqu'un
英语
to admire and be convinced of someone's abilities
望尘拜伏的字意分解
wà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2:同本义。
3:遥祭,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日月、星辰。
4:希望,期望。
5:看望。
6:比较。
7:怨恨,责怪。
8:接近。
9:名望。
10:希望;盼望。
11:望日,夏历每月十五,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
12:边际。
13:仪容。
14:有名的人。
15:窗口。
16:唐代行政区划的等级之一。
chén
1:(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2:同本义。
3:喻庸俗肮脏或指庸俗肮脏的事物。
4:重量单位。十埃为“尘”。
5:蒙上灰尘,弄脏。
6:姓。
bài
1:(会意。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丅为“下”的古体。《说文》引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丅”(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2:同本义。
3:后世指下跪叩头。两腿跪地,两手扶地,低头。后又作为行礼的通称。
4:拜谢。行拜礼表示感谢。
5:拜见;拜谒。
6:授与官职;任命。
7:接受官职;上任。
8:上;献。
1:(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2:同本义。
3: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4:潜藏;埋伏。
5:屈服,顺从。承认罪行或失败。
6:佩服,信服。
7:从事。
8:保持。
9:伏天;伏日。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相当于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
10:电势差和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
11:居处。

望尘拜伏,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àng chén bài fú)。abcd式组合,望尘拜伏意思是:形容对别人的才能、学识或成就非常钦佩,甘拜下风。 表达对别人的才能、学识或成就的敬佩与谦虚态度,强调学习和进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