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风伏雨的解释
形容一种风雨交加的景象,常用于描写天气变化或自然景观。
出处
1.
宋·周端臣《清夜游》词:“西园昨夜,又一番、阑风伏雨。”清·纳兰性德《菩萨蛮》词:“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2.
出自《诗经·小雅·采薇》中的“风雨凄凄,鸡鸣喈喈”,后人根据其意演变而来。寓意
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面对自然现象时保持冷静。
列子
1.
昨晚阑风伏雨,窗外的声音吵得我一夜没睡好。2.
我们计划去郊游,结果遇到了阑风伏雨,只好改天再去。3.
阑风伏雨中,他依然坚持在户外训练,令人敬佩。4.
这场阑风伏雨让原本干旱的土地得到了滋润。5.
阑风伏雨过后,空气变得格外清新,让人心情舒畅。6.
~吹十日,作比酷暑如蒸燖。 ★清·黄景仁《夏夜》诗阑风伏雨的翻译
德语
Sturm und Regen
日语
嵐と雨
法语
tempête et pluie
英语
storm and rain
阑风伏雨的字意分解
lán
1:同本义。引申为栏杆。
2:环状物。
3:画的圈儿。
4:残;将尽。
5:阻隔。
6:衰退;衰落;消沉。
7:妄,擅自。
fēng
1:(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同本义。
3:风俗;风气。
4:风范,气度,韵致。
5:风声,消息。
6:“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7:男女间的情爱。
8:刮风;起风。
9:走逸。
10:嬉戏。
11:癫狂。
12:(fán)。大凡,大概。
13:姓。
fěng
1:讽刺;委婉劝告
fèng
1:比喻感化。
fú
1:(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2:同本义。
3: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4:潜藏;埋伏。
5:屈服,顺从。承认罪行或失败。
6:佩服,信服。
7:从事。
8:保持。
9:伏天;伏日。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相当于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
10:电势差和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
11:居处。
yǔ
1: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2:比喻朋友。
3:比喻教导之言,教泽。
4:譬喻离散。
y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2:同本义。
3:又。
4:天上降下。
5:密集地射击或投掷。

阑风伏雨,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lán fēng fú yǔ)。abac式组合,阑风伏雨意思是:形容一种风雨交加的景象,常用于描写天气变化或自然景观。 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面对自然现象时保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