绊手绊脚 bàn shǒu bàn jiǎo

abab式
拼音bàn shǒu bàn jiǎo
注音ㄅㄢˋㄅㄢˋㄕㄡˇㄅㄢˋㄅㄢˋㄐㄧㄠˇ
繁体絆絆手絆絆脚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绊手绊脚的解释
形容做事笨拙,手脚不灵活,容易妨碍别人或自己。
出处

1.

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对自己的男人,要经常教育呢,免得他们绊手绊脚!”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他又是个小孩子,绊手绊脚的。”
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需要小心谨慎,避免因不熟练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列子

1.

小明第一次学做菜,绊手绊脚的,把厨房弄得一团糟。

2.

因为绊手绊脚,弟弟在帮忙打扫房间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

3.

新来的员工绊手绊脚,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4.

在舞台上,绊手绊脚的表演让观众们感到失望。

5.

小红绊手绊脚地帮妈妈洗衣服,结果衣服上到处都是肥皂泡。

6.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那只黑猫~地紧撵着老汉。”

绊手绊脚的翻译
德语
ungeschickt und unbeholfen
日语
不器用でぎこちない
法语
maladroit et gauche
英语
clumsy and awkward
绊手绊脚的字意分解
bàn
1:(形声。从糸,半声。本义:驾车时套在牲口后部的皮带)。
2:同本义。
3:泛指系鸟兽的绳子。
4:喻阴谋、圈套。
5:亦用以比喻误中圈套而受害。
6:装束,穿戴。
7:羁绊;拘束;束缚。
8:用绳子把足系住。
9:走路或跑步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
shǒu
1:(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同本义。
3: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4:笔迹。
5:手艺;本领。
6:亲自,亲手。
7:拿着,执持。
8:用手击杀。
9:取。
bàn
1:(形声。从糸,半声。本义:驾车时套在牲口后部的皮带)。
2:同本义。
3:泛指系鸟兽的绳子。
4:喻阴谋、圈套。
5:亦用以比喻误中圈套而受害。
6:装束,穿戴。
7:羁绊;拘束;束缚。
8:用绳子把足系住。
9:走路或跑步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
jiǎo
1:(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2:同本义。
3:足的别称。
4: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
5:帮手。
jué
1: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绊手绊脚,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àn shǒu bàn jiǎo)。abab式组合,绊手绊脚意思是:形容做事笨拙,手脚不灵活,容易妨碍别人或自己。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需要小心谨慎,避免因不熟练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