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本宣科 zhào běn xuān kē

abcd式
拼音zhào běn xuān kē
注音ㄓㄠˋㄅㄣˇㄒㄩㄢㄎㄜ
繁体炤本宣科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照本宣科的解释
指照着书本照着原文照本宣读,泛指死板地照着书本或文件宣读,不加思考地照搬照抄。
出处

1.

元·关汉卿《西蜀梦》第三折:“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

2.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这几个书吏,照本宣科,念得有腔有调,煞是好听。”
寓意
告诫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要灵活运用知识,避免死板和机械的做法。
列子

1.

他在讲课时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们听得毫无兴趣。

2.

演讲比赛中,他照本宣科,缺乏自己的见解,表现平平。

3.

小李在工作报告中照本宣科,没有结合实际情况,领导很不满意。

4.

面试时,照本宣科回答问题,无法展示自己的真实能力。

5.

他在培训时照本宣科,学员们觉得内容枯燥,收获不大。

6.

说法是~,十分单纯的。 ★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照本宣科的翻译
德语
mechanisch lesen
日语
棒読み
法语
lire mécaniquement
英语
read mechanically
照本宣科的字意分解
zhào
1:(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2:照射,照耀。
3:映照;反射影像。
4:照顾;照料。
5:察知;明白。
6:(zhào)。显示。
7:日光。
8:凭据;证明。
9:表示方向,可加助词“着”,相当于“对”、“向”。
10:按,依。按原样或某种标准做。
běn
1:(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同本义。
3:本宗族。
4: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5:母金,本钱。
6:根源,本源。
7:古代指农业生产。
8:底本。
9:原来的;本来的。
10:推究,推原。
11:自己或自己方面的。
12:这,那。
13:用于植物。株;棵。
14:原先,本来。
xuān
1:(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2: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3:帝王的诏书。
4:宣纸的简称。
5:璧玉。
6:地名。古州名。治所在今安徽省宣城县。
7:明代宣府镇 ,驻所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旧宣化市)。
8:宣布。宣读。
9:放掉;漏掉。
10:宣扬;宣传,广泛传播。
11:传达,多用于传达帝王的诏命。
12:抒写;表白。
13:通,疏通。
14:明白;了解。
15:宽大,空敞。
16:骄;骄奢。
17:周遍;普遍。
18:姓。
1:(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2:同本义。
3:法令;刑律。
4: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
5:条款;段落。
6:传统戏剧角色的动作。
7:坎;坑。
8:课税,征税。
9:空虚。

照本宣科,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hào běn xuān kē)。abcd式组合,照本宣科意思是:指照着书本照着原文照本宣读,泛指死板地照着书本或文件宣读,不加思考地照搬照抄。 告诫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要灵活运用知识,避免死板和机械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