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巾素服 jiǎo jīn sù fú

abac式
拼音jiǎo jīn sù fú
注音ㄐㄧㄠˇㄐㄧㄣㄙㄨˋㄈㄨˊ
繁体角巾素服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布衣素食
  • 俭朴装束
  • 文人装束
反义词
角巾素服的解释
形容一种儒雅简朴的装束,通常指文人或士大夫在日常生活中所穿的服饰。
出处
出自《宋史·卷四百三十七·儒林传》,描述儒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穿着习惯。
寓意
强调一种文人风范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体现儒雅之风。
列子

1.

他在乡间漫步时,总是穿着角巾素服,显得格外儒雅。

2.

参加文人聚会时,他特意换上了角巾素服,以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3.

角巾素服是他日常生活的装束,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4.

在书院讲学时,老师身着角巾素服,显得格外庄重。

5.

他喜欢在家中读书时穿角巾素服,感觉更能沉浸在书中的世界。

6.

我羡慕那些~的隐士。

角巾素服的翻译
德语
einfache Gelehrtentracht
日语
角巾素服
法语
tenue simple de lettré
英语
simple scholar's attire
角巾素服的字意分解
jiǎo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兽角形。本义:动物的角)。
2:同本义。
3:突起的额骨。
4:古代未成年的人,头顶两侧束发为髻,状如牛角,故称角。
5:角落。
6:号角。
7:古时平斗斛的工具。
8:古代量器名。
jué
1: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2:比试;竞争。
3:衡量,考察。
jī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
2:同本义。
3:缠束或覆盖用的织物。
4:头巾。
5:巾箱。
6:包裹;覆盖。
1:(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mì)。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2:同本义。
3:用作写字的丝绸或纸张。
4:又指用绢帛纸张写的书籍或信件。
5:本质;本性。
6:蔬菜瓜果等副食。
7:旧交。
8:姓 。三国魏有素利。
9:白色,雪白。
10:质朴;不加装饰。
11:空,有名无实或有实无名。
12:平素,往常,旧时。
13:寒素,低微。
14:诚心的,真情的。
15:预先。
1:(会意。古文从舟,兼做声符。本义:舟两旁的夹木)。
2:服从,顺服。
3:佩服;信服;使信服。
4:使用。
5:从事;致力。
6:饮用或吞服药物。
7:担任;承当。
8:招认,承认,肯定,认可。
9:穿着。
10:佩带。
11:铭记,怀念。
12:任用。
13:实行;施行。
14:又如:服行(施行,实行)。
15:得。
16:使习惯于。
17:又如:不服水土。
18:负荷;驾驶。
19:又如: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服辂,服舆(驾车);服驯(驾驭车马);服御(驾驶车马)。
20:遮盖,掩蔽。
21:衣服,服装。
22:事情。
23:服丧。
24:古代一车驾四马,居中的两匹叫“服”。
25:盛箭之器。
26:鸟名,又名山鴞,古以为不祥之鸟。
27:又。
28:姓。
1:车厢。
2:负载;负荷。

角巾素服,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iǎo jīn sù fú)。abac式组合,角巾素服意思是:形容一种儒雅简朴的装束,通常指文人或士大夫在日常生活中所穿的服饰。 强调一种文人风范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体现儒雅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