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不赦 shí è bù shè

abcd式
拼音shí è bù shè
注音ㄕˊㄜˊㄅㄨˋㄕㄜˋ
繁体十惡噁不赦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十恶不赦的解释
形容罪恶极大,无法得到宽恕。
出处

1.

《隋书·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条:……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2.

《北史·周纪下·武帝上》:'罪在不赦,凡十条,谓之十恶。'
寓意
强调罪恶的严重性和不可宽恕性,提醒人们要远离恶行。
列子

1.

小偷偷了很多东西,被抓后大家都觉得他十恶不赦。

2.

骗子利用老人的信任实施诈骗,这种行为真是十恶不赦。

3.

他残忍地对待动物,这种行为被大家认为是十恶不赦的。

4.

在社区里,欺骗邻居的老李被大家视为十恶不赦。

5.

破坏公物的行为被大家认为是十恶不赦的。

6.

这个暴徒,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真是~。

十恶不赦的翻译
德语
unverzeihlich
日语
十悪不赦
法语
impardonnable
英语
heinous beyond redemption
十恶不赦的字意分解
shí
1:(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2:同本义。
3:指十分;十份。
4:表示约数。犹言十来个。
5:序数的第十位。
6:表示多;齐全;完备。
è
1:(形声。从心,亚声。本义:过失)。
2:同本义。
3:泛指一般罪恶。
4:恶人;坏人。
5:丑陋。
6:坏;不好。
7:污秽;肮脏。
8:贫瘠。
1: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
2:表示惊讶。
ě
1:要呕吐的感觉
1:讨厌;憎恶。
2:嫉妒。
3:诽谤;中伤。
4:忌讳。
5:羞耻,羞愧。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shè
1:(形声。从攴(pū),赤声。本义:宽免罪过)。
2:同本义。
3:宽容。
4:姓。

十恶不赦,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hí è bù shè)。abcd式组合,十恶不赦意思是:形容罪恶极大,无法得到宽恕。 强调罪恶的严重性和不可宽恕性,提醒人们要远离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