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厉兵 mò mǎ lì bīng

abac式
拼音mò mǎ lì bīng
注音ㄇㄛˋㄇㄚˇㄌㄧˋㄅㄧㄥ
繁体秣馬厲兵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秣马厉兵的解释
形容军队在准备战争时,努力加强战备,积极备战的状态。
出处

1.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2.

出自《汉书·高帝纪》:'吾闻汉中地肥饶,且所与吾便,吾欲往焉。'后人用以形容备战。
寓意
强调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列子

1.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比赛,运动员们秣马厉兵,积极训练。

2.

公司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员工们秣马厉兵,准备新产品发布。

3.

为了参加科学竞赛,学生们秣马厉兵,认真复习知识。

4.

为了新一季的演出,演员们秣马厉兵,反复排练剧本。

5.

为了即将到来的考试,学生们秣马厉兵,努力备考。

6.

然后深沟高垒,~,为战守之备。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

秣马厉兵的翻译
德语
sich auf den Krieg vorbereiten
日语
戦争の準備をする
法语
se préparer à la guerre
英语
prepare for war
秣马厉兵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禾,末声。本义:喂马的谷饲料) 同本义(如干草、植物、谷草)。
1:(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4:驾着马。
5:姓。
1:(是“砺”的本字。从厂(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2:同本义。
3:祸患;危险。
4:恶鬼。
5:疠,瘟疫,传染病。
6:河岸,水旁;边。
7:带,衣带的下垂部分。
8:(lài)。恶疮。
9:磨,磨快。
10:砥砺,磨练。
11:振奋。
12:激励,勉励。
13:连衣涉水。
14:策,鞭打。
15:警惕。
16:疾飞。
17:害;虐害;损害。
18:得传染病。
19:变为恶鬼。
20:严厉(威严不随和)。
21:猛烈。
22:恶,凶恶。
23:危险。
24:味道浓烈。
25:姓。
bīng
1:(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同本义。
3: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4:士卒。
5:军事;武力;战争。
6:用兵策略,战略。
7:牌戏名。
8: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9: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10:用兵器攻击,刺杀。
11:伤害。

秣马厉兵,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ò mǎ lì bīng)。abac式组合,秣马厉兵意思是:形容军队在准备战争时,努力加强战备,积极备战的状态。 强调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