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解倒悬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表现出一种顽强的精神。
出处
1.
《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2.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原诗句为'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惜哉命不犹,犹解倒悬身。'寓意
强调在逆境中保持坚强意志和乐观态度的重要性,激励人们不畏困难,勇敢面对。
列子
1.
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他依然犹解倒悬,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2.
在事业的低谷期,他犹解倒悬,努力寻找新的突破口。3.
面对生活的压力,她犹解倒悬,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4.
即使遭遇挫折,他依然犹解倒悬,继续为梦想奋斗。5.
在困境中,他犹解倒悬,展现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犹解倒悬的翻译
德语
in der Not ruhig und standhaft bleiben
日语
逆境でも冷静で不屈の精神を保つ
法语
rester calme et ferme dans l'adversité
英语
remain calm and steadfast in adversity
犹解倒悬的字意分解
yóu
1:(形声。从犬,酋(尤)声。本义:一种猿类动物)。
2:兽名。猴属,也叫“犹猢”,形如麂。
3:犬子。
4:如同。好比。
5:踌躇疑惧。
6:谋画。
7:还;仍然 。多用于书面语。
jiě
1:(会意。从刀,从牛,从角。表示用刀把牛角剖开。本义:分解牛,后泛指剖开)。
2:同本义。
3:解体,离散。
4:分解,熔化。
5:解除,解围。
6:解开。
7:解释,说明。
8:晓悟;明白。
9:脱去;松开。
10:打开,开放。
11:缓解。
12:助动词。能,会,得。
13:道家以为修道者死后魂魄脱离尸体而成仙,称为“尸解”。
14:见解,见识。
jiè
1:(词源见jiě声解)。
2:古代乡举,举送入试 。唐宋时举进士者由地方推荐发送入京的称为“解”。
3:押送财物或犯人。
4:兑换。
xiè
1:兽名。
2: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3:古地名 。春秋周畿内地,有二,大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小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
4:松懈;懒散,做事不抓紧。
5:姓。
dǎo
1:(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
2:同本义。
3:失败,败落。
4:坍塌;垮台。
5:将货物或商店企业作价给人。
dào
1:上下、前后颠倒。
2:向相反方向移动。
3:将容器倾斜或反转,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4: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xuán
1:(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2:同本义。
3:凭空设想;揣测。
4:系连,关联。
5:悬钟、磬等乐器的架子。

犹解倒悬,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óu jiě dǎo xuán)。abcd式组合,犹解倒悬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表现出一种顽强的精神。 强调在逆境中保持坚强意志和乐观态度的重要性,激励人们不畏困难,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