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两工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精力充沛,能够同时处理两件事情而不感到疲倦。
出处
1.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首时》:“天下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2.
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子曰:'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后人引申为能不两工。'寓意
强调一个人多才多艺,能够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
列子
1.
小王在工作的同时还能兼顾家庭,真可谓能不两工。2.
她在学习之余还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真是能不两工。3.
张老师不仅教学出色,还能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堪称能不两工。4.
他在公司里既是技术骨干,又是项目经理,真是能不两工。5.
小李在忙碌的日常中还能坚持锻炼身体,真是能不两工。6.
现今~的说法已经过时。能不两工的翻译
德语
fähig, zwei Aufgaben gleichzeitig zu bewältigen
日语
二つの仕事を同時にこなせる
法语
capable de gérer deux tâches à la fois
英语
able to handle two tasks at once
能不两工的字意分解
néng
1:(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2: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3:才能,能力。
4:有才能的人。
5:又。
6:形状。
7:能够,主、客条件具备,会作,会做,会完成。
8:会;善于。
9:友好,亲善;和睦。
10:忍受。
11:表示指示或程度,相当于“如此”、“这样”。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liǎng
1:(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2: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3:双。用于鞋娄。
4:匹(长四丈)。
5:车一乘。
6:二。
7:双方;常用于相对的两个方面或成对的人或事物。
8:又。
9:表示不定数,多与“一”或“三”前后连用,义为少量。
10:同时兼具两方面,双方,两下里。
11:等同;比并。
gō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2:同本义。
3:工匠;工人。古代对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现代为工人和工人阶级的总称。
4:古代特指乐官或乐人。
5:官吏;职事。
6:劳绩,功绩。
7:成效。
8:精巧,精致。
9:擅长;善于。

能不两工,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néng bù liǎng gōng)。abcd式组合,能不两工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精力充沛,能够同时处理两件事情而不感到疲倦。 强调一个人多才多艺,能够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