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雀无声 yǎ què wú shēng

abac式
拼音yǎ què wú shēng
注音ㄧㄚˇㄑㄧㄠˇㄇㄛˊㄕㄥ
繁体雅雀無聲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鸦雀无声
  • 静寂无声
  • 寂静无声
反义词
雅雀无声的解释
形容环境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原意指雅致的鸟雀都不出声,现多用来形容场面寂静无声。
出处

1.

《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文樱宣读报告,台下静听,一时雅雀无声的,但闻时钟叮当。”

2.

出自《世说新语·文学》:'顾荣在洛,雅雀无声。'原意指顾荣在洛阳时,周围的人都很尊重他,连鸟雀都不敢出声。
寓意
强调环境的安静,提醒人们注意场合的庄重和严肃。
列子

1.

图书馆里大家都在认真读书,雅雀无声。

2.

考试期间,教室里雅雀无声,大家都在专心答题。

3.

深夜的乡村,周围雅雀无声,只有虫鸣声偶尔传来。

4.

他一进门,会议室里雅雀无声,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发言。

5.

雪后的早晨,公园里雅雀无声,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雅雀无声的翻译
德语
still wie ein Grab
日语
静寂無声
法语
silencieux comme une tombe
英语
silent as the grave
雅雀无声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隹,牙声。从隹(zhuī),与鸟有关。(yā)本义:鸟名,乌鸦的一种。《说文》:“楚乌也。”)。
2:正确;合乎规范。
3:高尚;美好。
4:素常;向来。
5:表示程度很甚,相当于“很”、“极”。
6:平素的交情。
7:《诗经》中六义之一。
8:训诂中多有名雅的书。
9:姓。
1:
què
1:(会意。从小隹。“隹”是短尾鸟的泛称,上加三点表示小。本义:麻雀)。
2:同本义。
3:泛指小鸟,鸟。
qiāo
1:即‘雀斑’
qiǎo
1:[方言]用于“家雀儿”(jiāqiǎor)、“雀盲眼”(qiǎomángyǎn)。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shēng
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
3:音乐;诗歌。
4:声望,声名(名声)。
5:口信;消息;传说。
6:声威;声势。
7:言语,口音。
8:声称,宣扬。
9:听。
10: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雅雀无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ǎ què wú shēng)。abac式组合,雅雀无声意思是:形容环境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原意指雅致的鸟雀都不出声,现多用来形容场面寂静无声。 强调环境的安静,提醒人们注意场合的庄重和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