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不殆 bǎi zhàn bù dài

abcd式
拼音bǎi zhàn bù dài
注音ㄅㄞˇㄓㄢˋㄅㄨˋㄉㄞˋ
繁体百戰不殆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百战不殆的解释
形容经历多次战斗或考验而始终不败,强调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丰富的经验。
出处

1.

《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2.

《孙子兵法·九地篇》:'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后世引申为百战不殆。
寓意
强调坚韧不拔和丰富经验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不屈不挠的精神。
列子

1.

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坚韧的意志,百战不殆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2.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家公司凭借其创新能力,百战不殆地保持了领先地位。

3.

作为一名资深的律师,他百战不殆地为客户争取到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4.

在运动场上,他百战不殆,每次比赛都能突破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5.

她在学术研究中百战不殆,不断克服困难,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

6.

自古名将料敌制胜,训练士兵,故可使赴汤蹈火,~。 ★《金史·刘炳传》

百战不殆的翻译
德语
nach hundert Schlachten unbesiegt
日语
百戦不怠
法语
invaincu après cent batailles
英语
invincible after a hundred battles
百战不殆的字意分解
bǎi
1:(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2:十个十。一百,100。
3: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4:多种多样的;各种的。
5:所有;一切;凡。
6:增为百倍。
7:姓。
zhàn
1:(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2:同本义。
3:泛指搏斗,争斗,争胜负,比高低。
4:后作“颤”。发抖。
5:战争;战事。
6: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dài
1:(形声。从歹(è),台声。本义:危险)。
2:同本义。
3:困乏;疲惫。
4:假借为“怠”。懒惰。
5: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几乎”。
6:表示范围,相当于“仅仅”、“只”。
7:表示肯定,相当于“当然”、“必定”。
8:表示时间,相当于“将”、“将要”。

百战不殆,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ǎi zhàn bù dài)。abcd式组合,百战不殆意思是:形容经历多次战斗或考验而始终不败,强调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丰富的经验。 强调坚韧不拔和丰富经验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不屈不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