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言庸回 jìng yán yōng huí

abcd式
拼音jìng yán yōng huí
注音ㄐㄧㄥˋㄧㄢˊㄩㄥㄏㄨㄟˊ
繁体靖言庸迴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靖言庸回的解释
形容语言平淡无奇,毫无新意。常用于批评某人的言辞缺乏吸引力或感染力。
出处

1.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共鲧之徒,弗能塞也;靖言庸回,弗能惑也。”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言不惊人死不休”,后人演变为“靖言庸回”以形容平庸之言。
寓意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避免平庸无趣。
列子

1.

他在演讲时说的都是一些靖言庸回,让听众感到乏味。

2.

这篇文章内容虽然不错,但文笔却显得靖言庸回,缺乏亮点。

3.

讨论会上,大家都希望听到新颖的观点,结果却是一些靖言庸回。

4.

他的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但对话部分却显得靖言庸回,影响了整体效果。

5.

朋友聚会时,他总是讲一些靖言庸回的故事,大家听得不亦乐乎。

6.

共驩四子,于尧皆葭莩姻娅也,~,而尧亦不得不任用之。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靖言庸回的翻译
德语
langweilig und alltäglich
日语
平凡でつまらない
法语
banal et insipide
英语
dull and commonplace
靖言庸回的字意分解
jìng
1:(形声。从立,青声。本义:立容安静)。
2:同本义。
3:安定;和平。
4:善。
5:细小。
6:谦卑恭敬的样子。
7:使安定。
8:止息。
9:平定。
10:治理。
11:思念。
12:立。
13:图谋。
14:表彰。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yōng
1:(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2:同本义。
3:靖潜庸回。——《左传·文公十八年》。
4:常与否定副词“无”、“勿”、“弗”连用。
5:任用。
6:受雇用,出卖劳动力。
7:酬其功劳。
8:平常。
9:平庸。
10:昏庸,庸下。
11:功勋。
12:受雇用的人。
13:劳苦。
14:受雇者的工钱。
15:古国名,在今湖北省。
16:或许,大概。
17: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岂”、“哪里”。
18:姓。
huí
1:(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2:同本义。
3:环绕; 包围。
4:掉转。
5:还,返回。
6:改变。
7:违背。
8:问。
9:姓。

靖言庸回,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ìng yán yōng huí)。abcd式组合,靖言庸回意思是:形容语言平淡无奇,毫无新意。常用于批评某人的言辞缺乏吸引力或感染力。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避免平庸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