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索敝赋 xī suǒ bì fù

abcd式
拼音xī suǒ bì fù
注音ㄒㄧㄙㄨㄛˇㄅㄧˋㄈㄨˋ
繁体悉索敝賦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悉索敝赋的解释
形容四处搜寻自己的不足之处,表现出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
出处

1.

《左传·襄公八年》:“蔡人不从,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获司马燮,献于邢丘。”

2.

出自《汉书·元帝纪》,原文为“悉索敝赋,以奉国家”,意为尽力搜寻自己的不足之处来奉献国家。
寓意
强调自我反省和不断改进的重要性,体现谦虚谨慎的品质。
列子

1.

他在工作中总是悉索敝赋,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2.

她在学习上悉索敝赋,总是虚心向老师请教。

3.

他在比赛中悉索敝赋,总结自己的不足以便下次表现更好。

4.

他悉索敝赋,努力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

5.

她悉索敝赋,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争取做得更好。

6.

今幸少闲,~,愿从诸君之后,左右卫君,以诛卫之不当立者!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悉索敝赋的翻译
德语
nach eigenen Schwächen suchen
日语
自分の欠点を探す
法语
chercher ses propres défauts
英语
search for one's own shortcomings
悉索敝赋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心,从采。采(biàn),辨别。心中加以辨别,很详细。本义:详尽) 同本义。
2:详尽地叙述。
3:详尽的知道,了解。
4:尽其所有。
suǒ
1:(会意。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于省吾认为是绳索。本义:大绳子)。
2:同本义 。后泛指各种绳索。
3:法度。
4:中国古地名 。故地在今河南荥阳县。秦末刘邦与项羽战于京、索之间的索,即此地。
5:索县 。中国汉代建立的县,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属武陵郡,顺帝时更名汉寿。今为湖南汉寿县。
6:搜索。
7:寻求;探索。
8:挑选。
9:求取,讨取。
10:须,应,得。
11:捻绳使紧。
12:独自,孤单。
13:涕泪流出貌。
14:索性;干脆。
15:尽;空。
16:古时民间计量单位,十丈为一索。
1:同本义。
2:疲惫,困乏,衰败。
3:失败。
4:弃。
5:损害。
1:(形声。从贝,武声。从“贝”,表示与财物有关。本义:征收)。
2:同本义。
3:缴纳赋税。
4:给予;授予。
5:做诗。
6:诵读;吟咏。
7:陈述。
8:颁布。
9:又。
10:田赋;赋税。
11:又。
12:特指民赋,即征收的兵车、武器、衣甲或银钱。
13:徭役;兵役。
14:兵,军队。
15:中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

悉索敝赋,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ī suǒ bì fù)。abcd式组合,悉索敝赋意思是:形容四处搜寻自己的不足之处,表现出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 强调自我反省和不断改进的重要性,体现谦虚谨慎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