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于不伦的解释
比喻言行不合常理,举止怪异或荒唐。
出处
1.
唐·刘知己《史通·浮词》:“天文以害意,自古而然,拟非其伦,由来尚矣。”2.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为不伦不类之学。'寓意
提醒人们要遵循常理,避免怪异或荒唐的行为。
列子
1.
他的行为实在是拟于不伦,让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2.
她在聚会上的打扮真是拟于不伦,引起了不少人的侧目。3.
这个故事的结局太拟于不伦,完全出乎意料。4.
他的言论总是拟于不伦,让人难以理解。5.
这幅画的风格真是拟于不伦,既不现代也不古典。6.
董恂的话有些~,文祥听不入耳,便挥手止住了他。 ★高阳《慈禧全传》三十三拟于不伦的翻译
德语
seltsam und unlogisch
日语
奇妙かつ非論理的
法语
bizarre et illogique
英语
bizarre and illogical
拟于不伦的字意分解
nǐ
1:(形声。从手,以声。本义:揣度,猜测)。
2:同本义。
3:类似;比拟。
4:又。
5:模仿。
6:打算。
7:起草。
yú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往;去。
3:取。
4:如;好像。
5: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7: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8: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9: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10:
11: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lún
1:(形声。从人,仑(lún)声。本义:辈,类)。
2:同本义。
3:条理,顺序。
4:人伦,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伦常,纲纪,封建礼教规定的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
5:道理,义理。
6:意义。
7:
8:顺其纹理。
9:类比,匹敌。
10:议论。
11:姓。

拟于不伦,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nǐ yú bù lún)。abac式组合,拟于不伦意思是:比喻言行不合常理,举止怪异或荒唐。 提醒人们要遵循常理,避免怪异或荒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