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头打脑 hūn tóu dǎ nǎo

abcd式
拼音hūn tóu dǎ nǎo
注音ㄏㄨㄣㄊㄡˊㄉㄚˊㄋㄠˇ
繁体昬頭打腦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昏头打脑的解释
形容头昏脑涨,精神恍惚的样子,常用来描述因为疲劳或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头脑不清楚的状态。
出处

1.

老舍《骆驼祥子》九:“祥子几乎没有力量迈出大门坎去。昏头打脑的,脚还在门坎内,借着街上的灯光,已看见了刘姑娘。”

2.

出自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第五十四回:“那知我一见这酒,便昏头打脑起来,连忙推辞。”
寓意
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健康,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导致精神不济。
列子

1.

连续加班几天后,他已经昏头打脑,实在是撑不住了。

2.

考试前熬夜复习,小明第二天上课时昏头打脑,完全听不进去老师讲课。

3.

感冒了之后,她总觉得昏头打脑,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

4.

在高温下工作了一整天,他感到昏头打脑,连路都走不稳。

5.

长途旅行后,旅客们都感到昏头打脑,只想找个地方好好休息。

昏头打脑的翻译
德语
schwindlig und desorientiert
日语
めまいと混乱
法语
étourdi et désorienté
英语
dizzy and disoriented
昏头打脑的字意分解
hūn
1:(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2:引申为昏暗;无光。
3:昏聩;糊涂。
4:世道混乱、黑暗。
5:斑驳难辨。
6:昏迷;失去知觉。
7:惑乱;迷惑。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1:(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2:同本义。
3:往;去。
4:制造;建造。
5:砍;割。
6:除去。
7:又如:打麦(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打灭(打消;消除;消灭)。
8:摇荡。
9:武术 。如:教打;练打。亦指京剧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1:量词,指十二个
nǎo
1:(形声。本义:脑髓)。
2:同本义。
3:头部。

昏头打脑,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ūn tóu dǎ nǎo)。abcd式组合,昏头打脑意思是:形容头昏脑涨,精神恍惚的样子,常用来描述因为疲劳或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头脑不清楚的状态。 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健康,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导致精神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