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斤短两 quē jīn duǎn liǎng

abac式
拼音quē jīn duǎn liǎng
注音ㄑㄩㄝㄐㄧㄣㄉㄨㄢˇㄌㄧㄤˇ
繁体缺斤短兩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缺斤短两的解释
形容在买卖过程中,商家在重量或数量上故意克扣,短少于约定的标准。
出处

1.

王朔《我是你爸爸》:“人家来转转,你们就吆喝着非拉着人家买,人家真买了就缺斤短两坑人家。”

2.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这茶叶可是我昨儿在外头配了来的,原说一两银子一两茶叶,怎么又短了两钱?”
寓意
提醒人们在交易中要保持警惕,防止被欺骗。
列子

1.

买菜时要小心,有些商贩可能会缺斤短两。

2.

这家店的商品经常缺斤短两,顾客们都很不满。

3.

他发现自己买的米缺斤短两,立刻去店里理论。

4.

为了避免缺斤短两,妈妈每次买东西都仔细检查。

5.

小王在市场上买东西,总是担心商家会缺斤短两。

6.

做买卖要诚实,不能~。

缺斤短两的翻译
德语
kürzer wiegen oder messen
日语
斤不足
法语
poids ou mesure insuffisants
英语
short weight or measure
缺斤短两的字意分解
quē
1:(形声。从缶(fǒu),夬(guài)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
2:短少;缺乏。
3:空隙;缺口。
4:亏缺。
5:缺陷。引申为遗憾。
jīn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象斧斤形。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
2:同本义 。一般用以砍木,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
3:古代一种似锄但比锄小的农具。
4:砍削,砍杀。
5:也作“觔”。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所用的各种重量单位中,均在600克左右;亦指中国在1929年规定的标准单位,等于1.1023磅或500克。
jin
1:——如“千斤”(qiānjin):起重的工具。
duǎn
1:(会意。从矢,豆声。从“矢”,表示短不短可以用矢来量。古代弓长箭短,量长的用弓作标准,量短的用箭作标准。本义:不长)。
2:同本义 。指两端距离小。与“长”相对。指空间或指时间。
3:寿命短促。
4:浅薄,简陋。
5:引申为不足,缺乏。
6:指摘缺点,揭发过失。
7:指短路。拦路抢夺。
8:缺点;过失。
9:姓。
liǎng
1:(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2: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3:双。用于鞋娄。
4:匹(长四丈)。
5:车一乘。
6:二。
7:双方;常用于相对的两个方面或成对的人或事物。
8:又。
9:表示不定数,多与“一”或“三”前后连用,义为少量。
10:同时兼具两方面,双方,两下里。
11:等同;比并。

缺斤短两,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quē jīn duǎn liǎng)。abac式组合,缺斤短两意思是:形容在买卖过程中,商家在重量或数量上故意克扣,短少于约定的标准。 提醒人们在交易中要保持警惕,防止被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