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戴不起的解释
形容不能承担或承受某事物的重量或责任,常用来表示能力不足或压力过大。
出处
1.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若有些须怠慢,山人就担戴不起!”2.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句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以赵王之重,臣不敢欺”,后人引申为“担戴不起”。寓意
提醒人们要量力而行,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极限,避免过度承担。
列子
1.
面对繁重的工作,他感到担戴不起,只能请假休息。2.
小明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跑到一半就觉得担戴不起。3.
年迈的爷爷担戴不起沉重的行李,只能让孙子帮忙。4.
这个项目难度太大,团队成员都觉得担戴不起。5.
她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忙碌,感到担戴不起压力。6.
这个责任我~。担戴不起的翻译
德语
kann die Last nicht tragen
日语
負担しきれない
法语
ne peut pas supporter le fardeau
英语
cannot bear the burden
担戴不起的字意分解
dài
1:(形声。本义:增益)。
2:同本义。
3:古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
4:加在头、颈、面、肩上、胸上。
5:拥护,从各方面给予支持。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qǐ
1:(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2:同本义。
3:又。
4:起床。
5:产生;发生。
6:又。
7:开始;开端。
8:又。
9:源起;起因于。
10:起身,动起来,采取行动。
11:起义,起事,闹事。
12:又。
13:隆起,凸起,耸立。
14:又。
15:草拟。
16:使疏松。
17:扶持。
18:取。
19:出身。
20:用在动词后作为补足语,表示动作的向上方向。

担戴不起,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dān dài bù qǐ)。abcd式组合,担戴不起意思是:形容不能承担或承受某事物的重量或责任,常用来表示能力不足或压力过大。 提醒人们要量力而行,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极限,避免过度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