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为神明的解释
形容将某人或某物奉若神明,极度尊崇和敬仰。
出处
1.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此是僧尼诱人上门之语,而愚夫愚妇无知,莫不奉为神明。”2.
出自《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计,举国奉之若神明。'寓意
表达对某人或某物的极高敬意和崇拜,强调尊崇的心态。
列子
1.
他对这位大师的技艺奉为神明,每次见到都恭敬有加。2.
小明将这部经典电影奉为神明,反复观看不厌倦。3.
她将这本小说奉为神明,常常向朋友推荐。4.
老张将这款相机奉为神明,视若珍宝。5.
他们将这个传统节日奉为神明,每年都隆重庆祝。6.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5章:“丽丽感到惭愧的是,她现在还把那两个诗人~哩。”奉为神明的翻译
德语
als Gottheit verehren
日语
神聖視する
法语
vénérer comme un dieu
英语
revere as a deity
奉为神明的字意分解
fèng
1:(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2:同本义。
3:恭敬地接受。
4:进献,下对上送东西。
5:送;给予,赐予。
6:为…效劳,侍候。
7:奉承。
8:贯彻,执行。
9:尊奉。
10:供奉,供养。
11:持,拿。
12:辅助,拥戴。
13:俸禄。
14:待遇,事奉。
15:奉天的省称 。1929年改名沈阳市。
16:姓。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shén
1:(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2: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3:泛指神灵。
4:精神。
5:表情;神色。
6:神奇;神异。
7:灵验。
8:姓。
míng
1:(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2: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3:明白,清楚。
4:圣明,明察,明智。
5:明显,明确。
6:明艳, 鲜明。
7:照亮。
8:点燃,点亮。
9:懂得,了解。
10:阐明,表明。
11:明确。
12:受。
13:结盟。
14:白昼,白天。
15:人世,阳世。
16:眼睛,视力。
17:明朝 。(1368—1644年)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
18:声名、名誉。
19:名分,地位身分。
20:公开。
21:姓。

奉为神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èng wèi shén míng)。abac式组合,奉为神明意思是:形容将某人或某物奉若神明,极度尊崇和敬仰。 表达对某人或某物的极高敬意和崇拜,强调尊崇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