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会友的解释
通过文学作品或文章来结交朋友,表达了以文学为媒介进行交流和交友的意愿。
出处
1.
《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2.
出自《论语·颜渊》:'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寓意
强调通过文学交流可以增进友谊,体现文化的凝聚力和交友的美好方式。
列子
1.
他通过参加诗词大会,以文会友,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2.
在文学沙龙上,她以文会友,与一群热爱写作的人分享心得。3.
他喜欢在书店里以文会友,常常与陌生人讨论书中的情节。4.
通过网络论坛,以文会友,他找到了许多志趣相投的笔友。5.
她在读书会上以文会友,认识了许多对文学充满热情的人。6.
君子讲学,~,有何不可?(元·柯丘丹《荆钗记·会讲》)以文会友的翻译
德语
durch Literatur Freundschaft schließen
日语
文を通じて友達を作る
法语
se lier d'amitié par la littérature
英语
to make friends through literature
以文会友的字意分解
y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7:原因,缘故。
8:无固定职业的人。
9: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10: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11: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12: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13: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14: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15: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16:才。
17:表目的或结果等。
18: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19: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20: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huì
1:(会意。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2:同本义。
3:晤见。
4:使协调一致;符合。
5:器物的盖子。
6: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7:灾厄;厄运。
8: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 。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9:中医经络穴位名。
10: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11:必然,一定。
12:恰巧,正好。
13: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14:相当于“与”、“同”、“和”。
kuài
1:(会意。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同本义。
2:会稽(kuàjī)。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
3:姓。
yǒu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2:同本义。
3:职官名。王官之近臣。
4:互相合作。
5:结交,与…为友。
6:给予帮助或支持。

以文会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ǐ wén huì yǒu)。abac式组合,以文会友意思是:通过文学作品或文章来结交朋友,表达了以文学为媒介进行交流和交友的意愿。 强调通过文学交流可以增进友谊,体现文化的凝聚力和交友的美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