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难之日的解释
指母亲去世的日子,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出处
1.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2.
出自《孟子·离娄下》中的“母死之日”,后演变为“母难之日”。寓意
提醒人们珍惜亲情,缅怀逝去的亲人。
列子
1.
每到母亲去世的母难之日,小明都会独自到母亲的墓前祭奠。2.
在母难之日,姐姐总会带上母亲生前最喜欢的花去墓地。3.
母难之日那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回忆母亲的点点滴滴。4.
每年的母难之日,小红都会写一篇文章纪念母亲。5.
母难之日,张叔叔会静静地坐在母亲的照片前,默默地流泪。6.
近刘极斋宏济,蜀人,遇诞日,必斋沐焚香端坐曰:‘父忧~也。’ ★白珽《湛渊静语》第二卷母难之日的翻译
德语
der Todestag der Mutter
日语
母の亡くなった日
法语
le jour de la mort de la mère
英语
the day of mother's death
母难之日的字意分解
mǔ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同本义。
3:本源。
4: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nán
1:(形声。从隹(zhuī)?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2:困难;艰难;不容易。
3:不可;不好。
4: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5:使感到困难。
6:
7:恐惧。
8:敬。
9:驱除疫鬼之祭。
nàn
1: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2: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3:怨仇;仇敌。
4:诘问;责难。
5:抵挡;拒斥。
6:论说;争辩。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rì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同本义。
3:白天,白昼。
4: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5:一昼夜。
6:时间,光阴。
7:每日,每天。
8:他日,改天。
9:往日,从前。

母难之日,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mǔ nàn zhī rì)。abcd式组合,母难之日意思是:指母亲去世的日子,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提醒人们珍惜亲情,缅怀逝去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