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忍则乱大谋 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abac式
拼音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注音ㄒㄧㄠˇㄅㄨˋㄖㄣˇㄗㄜˊㄌㄨㄢˋㄉㄚㄇㄡˊ
繁体小不忍則亂大謀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解释
意思是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计划。强调在关键时刻要有忍耐力和大局观。
出处

1.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

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原文为“吾终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后人根据其意概括为此成语。
寓意
强调在面对小挫折时要有耐心和大局观,避免因小失大。
列子

1.

他在比赛中被对方挑衅,但为了团队的胜利,他选择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继续专注于比赛。

2.

面对同学的误解,他选择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不予争辩,继续努力学习。

3.

在家庭矛盾中,她选择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不与家人争吵,努力维持家庭和睦。

4.

在工作中遇到不公平待遇,他选择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继续努力工作,最终得到了认可。

5.

在朋友之间发生误会时,他选择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计较小事,维护了友谊。

6.

~,忍到如今已是塔尖了,不久开交。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回

小不忍则乱大谋的翻译
德语
Kleine Ungeduld kann große Pläne zunichtemachen.
日语
小さな我慢が大計を乱す
法语
Un petit manque de patience peut ruiner de grands projets.
英语
A small impatience can spoil great plans.
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字意分解
xiǎo
1:(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2: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3:年幼。
4:稍,略。
5:将近。
6:狭隘;低窄。
7:低微。
8:年幼的人。引申为小辈。
9:妾,小老婆。
10:微细的事物。
11:小人,品质不高的人。
12:小。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rěn
1:(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2:同本义。
3:抑制; 克制。
4:愿意; 舍得。
5:认识,识别。
6:坚韧。
7:残忍;忍心;狠心。
8:怎;岂。
9:姓。
1:(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2:同本义。
3: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4: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5:标准权衡器。
6:划分等级。
7:做,作。
8:正相反。
9:表示相反或对照。
10:表示平列关系。
11:表示假设,相当于“若”、“如果”。
12: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13: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
14: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即”、“便”。
15: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或即将如此,相当于“就”、“将”。
16: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
17:对已然或发生的事强调。可译为“都”、“已经”、“原来”。
18:表示让步,可译为“倒”、“倒是”。

小不忍则乱大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abac式组合,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是:意思是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计划。强调在关键时刻要有忍耐力和大局观。 强调在面对小挫折时要有耐心和大局观,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