扞格不入的解释
形容彼此抵触、格格不入,无法相容或调和。
出处
1.
《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郑玄注:“扞:坚不可入之貌。”2.
出自《汉书·元后传》,原句为“后性不好宫室狗马之乐,扞格不入”,意思是后来的行为与其性格不符,难以调和。寓意
强调不同事物或观点之间的冲突与不协调,提醒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工作中需要考虑彼此的差异。
列子
1.
他的想法和团队的目标扞格不入,导致了很多冲突。2.
她对新工作环境感到扞格不入,难以适应。3.
他们的生活方式扞格不入,最终选择了分手。4.
这个设计方案与客户的需求扞格不入,无法通过审核。5.
他和同事在工作理念上扞格不入,经常发生争执。扞格不入的翻译
德语
unvereinbar
日语
相容れない
法语
incompatibles
英语
incompatible
扞格不入的字意分解
hàn
1:(“扞”是“捍”的古字)。
gé
1:(形声。从木,各声。本义:树木的长枝条)。
2:同本义。
3:引申为格子。
4:栅栏。
5:法式;标准;规格。
6:箭靶子。
7:表明某词在一定上下文中与其它词之间意义关系的屈折变化形式(如主格、 宾格、 所有格)。
8:茖葱。山葱。
9:村落。
10:阻止;搁置。
11:纠正,匡正。
12:推究。
13:击打;格斗。
14:击杀;搏杀。
15:抗拒;抗御。
16:古书借“格”为“佫”。来到,到达。
17:大。
gē
1: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r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同本义。
3:参加, 加入。
4:交、交纳。
5:接纳;采纳。
6:与…相适应。
7: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8:到达。
9:侵入。
10:占据。
11:收入,进项。
12: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扞格不入,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àn gé bù rù)。abac式组合,扞格不入意思是:形容彼此抵触、格格不入,无法相容或调和。 强调不同事物或观点之间的冲突与不协调,提醒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工作中需要考虑彼此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