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出家 bàn lù chū jiā

abcd式
拼音bàn lù chū jiā
注音ㄅㄢˋㄌㄩˋㄔㄨㄍㄨ
繁体半路齣傢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半路出家的解释
指中途改变志向或职业,通常指从俗世中途转向修行或宗教。现也常用来比喻中途改行或转业。
出处

1.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

2.

出自佛教用语,原指俗人中途出家为僧。
寓意
强调人生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职业或志向的转变,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
列子

1.

他原本是一名医生,后来半路出家做了画家。

2.

小王大学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后半路出家去学了厨艺。

3.

她在事业有成的时候,半路出家去当了志愿者。

4.

老张退休后,半路出家开始学习书法。

5.

原本是教师的李先生,半路出家去开了一家咖啡馆。

6.

他不理会内行的嗤笑,写啊改啊,改啊写啊,终于写出了好作品,成了一个颇有希望的~的作家。 ★公今度《长短录》

半路出家的翻译
德语
später im Leben einen neuen Beruf ergreifen
日语
半ばで出家する
法语
se reconvertir sur le tard
英语
to take up a new profession later in life
半路出家的字意分解
bàn
1:(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2:同本义。
3:部分的,不完全的。
4:比喻极少的。
1:(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路程;行程。
4: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5:车。
6:地区;方面;路线。
7:比喻权位。
8: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9:经过。
10:暴露。
11:败坏。
chū
1:(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同本义。
3: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4:出现;显露。
5:生产;产生。
6:高出;超出。
7:使出;拿出;取出。
8:发出,发布。
9:逃亡。
10: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jiā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同本义。
3: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4:家庭,人家。
5:指夫或妻。
6: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7:娘家。
8:学术或艺术流派。
9: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10: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11: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12:家财,财产。
13: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14:朝廷。
15: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16:都城。
17:帝王或太子。
18: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19: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20: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21:娶妻;成家。
22:安家;定居。
23: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1:
jie
1:词尾。

半路出家,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àn lù chū jiā)。abcd式组合,半路出家意思是:指中途改变志向或职业,通常指从俗世中途转向修行或宗教。现也常用来比喻中途改行或转业。 强调人生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职业或志向的转变,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