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并重 ēn wēi bìng zhòng

abac式
拼音ēn wēi bìng zhòng
注音ㄣㄨㄟㄅㄧㄥˋㄔㄨㄥˊ
繁体恩威乲重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 宽严失当
  • 恩威失衡
  • 一味宽容
恩威并重的解释
形容在治理或管理中恩惠与威严并用,既施恩又施威,使人既感恩戴德又畏惧服从。
出处

1.

《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2.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恩威并济,百姓亲附。'
寓意
强调在管理或教育中需要恩惠与威严并重,达到最好的效果。
列子

1.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恩威并重,既要给予爱护,也要适当严厉。

2.

在公司管理中,领导者需要恩威并重,才能有效激励员工。

3.

教练在训练球队时,恩威并重,既要鼓励球员,也要严格要求。

4.

在学校,班主任恩威并重,既关心学生的学习,也严格要求他们的纪律。

5.

在家庭中,父母恩威并重,既给予孩子温暖,也教导他们责任感。

6.

我一向倒是~,以德服人的。 ★陈白尘、贾霁《宋景诗》十九

恩威并重的翻译
德语
Zuckerbrot und Peitsche
日语
恩威併用
法语
carotte et bâton
英语
carrot and stick
恩威并重的字意分解
ēn
1:(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2:同本义。
3:又。
4:情谊。
5:恩爱,亲爱。
6:恩赐,加恩。
wēi
1:威力;威风。
2:尊严,威严。
3:虐害
4:古代军事编制单位。
5:畏惧
6:震慑。
bīng
1:古地名。并州。
2:相传禹治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在今河北保定、正定和山西大同、太原一带。沿用为太原的别称。
3:汉置并州,其地在今内蒙古、山西(大部)、河北(一部)。东汉时并入冀州。三国魏复置。其地在今山西汾水中游。
bìng
1:(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2:同本义。
3:合并(由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结合一起)。
4:兼并;并吞。
5:具备。
6:排除。
7:相同。
8:全,全都。
9:一起;一齐;同时。
10:并且,连。
11:和,以及。
chóng
1:(字源见“重”zhòng)。
2:重复,重叠。
3:双,成对。
4:多。
5:在家庭关系中,属于比 。 如:重孙;重庆(祖父母、父母都健在)。
6:再次,另一次,重新,又。
7:层。
8:怀孕。
zhòng
1:(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2:同本义。
3:指音强。
4:大。
5:庄重,慎重。
6:重要;紧要。
7:贵重;尊贵。
8:严肃;严明。
9:严重。
10:又。
11:重量。
12:指辎重。军中载运粮食、器物的车子。
13:权力,权势。
14:重视;尊重。
15:加重;增加。
16:(dòng)影响。
17:极;甚;十分。
18:特别。
19:姓。

恩威并重,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ēn wēi bìng zhòng)。abac式组合,恩威并重意思是:形容在治理或管理中恩惠与威严并用,既施恩又施威,使人既感恩戴德又畏惧服从。 强调在管理或教育中需要恩惠与威严并重,达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