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干岸儿的解释
形容站在岸边观望,不敢下水,通常比喻做事畏首畏尾,不敢行动。
出处
1.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2.
民间俗语,常用于口头表达。寓意
提醒人们要勇于行动,不要畏缩不前。
列子
1.
他总是站干岸儿,不敢尝试新的事物。2.
小明在游泳池边站干岸儿,看见别人游得欢快,他却不敢下水。3.
面对新项目,他总是站干岸儿,缺乏行动的勇气。4.
她在选择专业时站干岸儿,迟迟无法做出决定。5.
每次遇到困难,他都站干岸儿,缺乏解决问题的决心。6.
不是我~说河涨的话,男人在外头做事从不和家里商量,待到出了事还要累你替他上下跑腿说话。(二月河《乾隆皇帝》三十一)站干岸儿的翻译
德语
am Ufer stehen
日语
岸辺に立つ
法语
rester sur le bord
英语
standing on the sidelines
站干岸儿的字意分解
zhàn
1:(形声。从立,占声。本义:直立)。
2:站立,直立。以基本直立的姿势用双脚或一脚支撑自己。
3:蒙古语的音译。驿站,古时传递军政文书的人中途换马、食宿或转递之所 。元代驿站称“站赤”,省称“站”。明改站为“驿”,清代“驿”、“站”并称。
gā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叉子一类的猎具、武器,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本义:盾牌)。
2:同本义。
3:岸;水畔。
4:江南把山垅之间的地段叫干。故金陵有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
5:捍卫。
6:触犯;冒犯;冲犯;冲。
7:又。
8:立,建立。
9:求,求取。
10:干预;干扰。
11:关涉;牵扯。
12:(形声。从乙(表示向上),倝(gàn)声。①本义:天。②引申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与“湿”相对)。
13:同引申义。
14:枯竭。
15:干亲。谓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而结认的亲戚关系。
16:使干,竭尽。
17:怠慢;使对方难堪。
18:又。
19:加工制成的干食品。
20:徒然,白白地。
21:虚假地,表面地。
22:姓。
gàn
1:(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2:同本义。
3:木名。柘树。
4:主干。
5:引申为本质。
6:胁。
7:效果;用处。
8:地位低下的官吏。
9:做,从事于或忙于做某事,尤指从事某项职业。
10:主管。
11:护卫,遮挡。
12:干练。
13:乱。
14:姓。
àn
1:(形声。从山,从厂,干声。厂(hǎn,山崖),意思为水边高起之地。本义:河岸)。
2:同本义。
3:后泛指靠近水边的陆地。
4:比喻高位。
5:台阶。
6:高傲。
7:高。
8:头饰高戴,前额外露。
ér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同本义。
3: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4:我。
5: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6: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7:弟对兄的自称。
8: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9: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10:多用作名词后缀 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11: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站干岸儿,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àn gàn àn er)。abcd式组合,站干岸儿意思是:形容站在岸边观望,不敢下水,通常比喻做事畏首畏尾,不敢行动。 提醒人们要勇于行动,不要畏缩不前。